上一次写了写我看完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后的一些想法(三次革命: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的不平等是怎样形成的 ),这次再来谈谈《未来简史》。这本书前段时间很是大火,不同于上一本较多的理论知识的堆积和延伸的,这本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在作者的脑洞,在于他对科学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种种的设想与担忧。这周读了一遍,做了下思维导图,按我的理解对全书脉络进行了梳理(太长了就不在下文放了,想要的可以简信私信我)。
《未来简史》延伸上一本《人类简史》最后一章提出的问题,人已成为了动物乃至地球其他上所有生物的“上帝”,人们通过基因工程已经开始打破了自然法则的进程,现在问题来了:古老的自然规律已被打破,那么应该用哪种新的规则来替代它?第一次认知革命即将完成,第二次将如何点燃?我们这些现存的智人是否会灭亡,又会因为什么灭亡?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给出了这些问题的回答:第二次认知革命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开端,每个人都将成为全球数据库的一部分;人们会从新定义出一种新的进化规则——算法,从而打破自然对人类最后一点的限制,生命突破有机到达无机;智人会灭亡,但同时又会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存在。

前几章讲了现代和平、饥荒、瘟疫等等社会问题的演变,可读性不强,大多是简单常识的罗列,不过还算是系统。真正精彩的地方我认为是在于作者对科技进步可能带来各种事物的设想。这次书的副标题是:从智人到神人,延续上一次的说法就是智人已到达食物链顶端,成为其他生物的上帝,下一步就是突破食物链本身,自己化身为新的“上帝”。
自从科学革命以来,打破了原先认为的有一个或几个冥冥在上的神赋予我们存在的意义,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是人文主义,也就是人类本身,我们的情感、感触、欲望成为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基石。我们在做决定之前不再是祈求神灵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考虑做这个决定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和这样做会让其他人产生怎样的感受。主观感受成为我们这些人文主义者新的价值判断标准,所以我们呼吁民主、自由、人权等,究其本质,这些都是我们主观感受的外延表现。
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摆脱了前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人类三大议题“饥荒、瘟疫、战争”,虽然现代社会仍存在这些问题,但对人类整体而言已不再是核心问题。某地发生瘟疫,我们第一反应不会是这种病是某个未知的东西在作祟,而是会指责政府卫生、医疗做的不到位。从第一次认知革命以来,人类长久的处于生态顶端,已经习惯于掌控一切,所以出现问题一定是我们内部出现了问题,因为外部根本没有力量可以威胁到我们。但是现在还是由我们未能掌握的,这也将成为人类未来新的议题:“快乐、幸福、不死”。
原先我们拥有的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神告诉我们辛勤劳作会在今世得到幸福,多做善事会在来世得到幸福。但在人文主义下,这种权利变为了享受幸福。但我们生活中会因某些事情变得沮丧、难过,有很多事情难以控制,其中最让我们头疼而且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便是死亡,每个人都免不了化为一捧黄土。
追求长生一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而科技的进步为这一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医疗卫生等条件的进步保证了我们的寿命,注意,是保证,就是我们本就可以活这么久,现在只是保证我们不会早死,而我们要追求的是永生和无限延长(还要和不死进行区别)。人文主义下一切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有更好的体验,所以我们推动科学的进步,享受因此带来的甜蜜果实,但科学的进步却对人文主义提出一个大问题:发展是为了体验,那么什么才是“体验”?
人文主义追求体验的原因在于不是神而是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人有自由的意志和有选择的权利。但科技的进步告诉我们,这一切都可能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我们原先认为的主观感受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只是一堆大脑里的电子信号,我们认为的自由可能只是一系列的随机生化反应,所有的一切选择都像是一副骨牌,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从来没有体验这一说。越是认识大脑,“心灵”越显多余。
意识和科技产生了矛盾。因为完全可以用某种药物或电极刺激你的大脑,操纵你的行为的同时还让你感觉这是自己“想做的”。(黑客帝国、异次元杀阵等等电影都是在描述种情况)
人终究是一种生物,不管是自然法则还是人造法则,在摆脱有机的躯体之前就必然受到进化论的影响。人要升级,但必然伴随的是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再只是财富或者地位上的,而是生物上的,绝大对数会成为无用的普通人,虽然也可能很幸福也能长寿,但就是无用,就像是一个放大版的蚂蚁。而另一小部分会得到升级,成为新的“上帝”。
人文主义认为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但这也是假的,算法就比你更了解你。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成为了世界大数据库的一部分,你吃了什么、你去了哪里、你睡了多久等等一切都上传到了云端。操纵云端的是算法,它为我们规划了每天行走的路线、推荐我们吃什么、什么时候睡觉等等。这还是现在已经实现的比较初级的,随着数据的越来越丰富和算法本身的进化,可能以后我们事事都要依赖它。
不久的将来有一个女孩在两个男生之间做选择,需要问的不是家人、朋友甚至自己,只需要问问算法,它就会根据每次见这两个男生心跳、激素的变化再结合原来教过的男朋友的信息给出推荐的选择。同时男孩也可以这样做,发展的最后可能就是两个人算法系统之间沟通就够了。于是,算法从我们的“代理”变为了我们的“君主”,我们就像是桃源岛上的楚门,每天生活却浑然不知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它就像古代的国王一样,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它们的一切决定都是为我们好,我们要做的就是顺从和感恩戴德。
以上的所有都是我们今天的假想,但人的想象力在一定阶段会固定在一定的范围里,我们现在的深层次的感受其实和石器时代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就好像我们今天会用计算机去形容大脑,而蒸汽时代的人会用蒸汽机比喻心脏——这都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先进的东西。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就现在的科技而言,心智到底是什么我们还不知晓,我们证明了生物是各种生化算法的集合,但“生命”呐?
我们的欲望和主观感受让世界变得有意义,但如果欲望也能选择,又凭什么作出可以这种选择呐?
等到无意识但具有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未来的生活又会变得如何,我们怎样才能防止算法从我们的“代理”变为“君主”,我们变为“楚门”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