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作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作品风格摆脱了从历史故事或神话取材的固有模式,转而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生活为主线,映射现实社会黑暗与人性的丑恶。
它不仅为此后的小说开拓了全新的题材世界,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也以其神似于西方文学的文风深受外国人的喜爱。法国大百科全书称《金瓶梅》“全书将西门庆的好色行为与整个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
在汉文版本中,《金瓶梅》有三个汉文版本系统:张评本系统、崇祯本系统、词话本系统。而在英文译本中,分别为1939年克莱门特·埃杰顿由伦敦的劳特里奇与基干·帕维尔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翻译全译本《金瓶梅》,以及同为1939年伯纳德·米艾尔从弗兰兹·库恩的德译本转译的节译本,由宝德利·海德出版社出版的单册《金瓶梅:西门庆和他六个妻子的历险史》,然后便是芮效卫以《金瓶梅词话》为底本,从中文翻译的全译本,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五册的全译本《金瓶梅》。
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的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先生,最新编撰的《克莱门特的《金瓶梅》翻译》一书将着重对克莱门特翻译版本的《金瓶梅》进行解析及讨论其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作者对照中文原著,逐字逐句对克莱门特翻译的《金瓶梅》进行校对,讨论特译本中出现的问题,并将个别明显的错误做出了修改,编撰成书。
作者在书中称:《金莲》在英语世界的长销不衰,除了因为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唯一的“全”译本外,还与其文字流畅、可读性强有密切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莲》中有些错误,是因为作者的认字不清所致。
例如,克莱门特将两处“狠”译成了“狼”,把“也不差甚么”译作“没啥好害羞的”,把“梦攘魂劳”译成“委梦于尘土”,把“怪攘刀子”译成“你这滑稽的袋装小刀”等等。除了译字的错误,由于没有标点本作参考,克莱门特在翻译时的断句也是经常出现错误。例如将“王婆一力撺掇,拿出一吊钱来与何九,打发众火家去”,译成“Old woman Wang asked Ho IX to give his men a thousand cash between them”(王婆撺掇何九拿出一千现钞给他的人)。
作者参照芮效卫的译本,与克莱门特的英文译本做比对,探究克莱门特译本中的诸多错误问题,并深入地探讨其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让这本书成为汉英翻译研究的极佳案例,激发了今人对古典文学外语翻译的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