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日志(8):笔墨纸砚

作者: 蕉下客deer | 来源:发表于2023-04-11 22:17 被阅读0次

    4月12日,周三,晴,13至23度

    现在读闲书,就如小儿吃糖,是偷来的甜蜜时光。这本李一冰著《苏东坡新传》断断续续读了快两个月了。以前对苏东坡的认知完全被其磅礴的文学才华所笼罩,读了此书后,才知其对书画也同样痴迷,且冠绝一世。

    苏轼作

    苏东坡特别爱画竹石图,其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足见其对竹子的喜爱。元祐三年开科省试,苏轼担任主考官,在官闱中度过五十余日的锁院期。回忆他自己当年应进士试时,欧阳修是主考官,当时欧阳修与另几位考官日日唱和,写诗一百七十余篇,日子过得格外逍遥。只因欧阳修这次知贡举考官诗兴太浓,士论非常不满,自此以后,不准在试官闱内吟咏 。所以,轮到苏轼此次知贡举,没有一人敢作诗,加之期间又发生数件不快之事,内心烦懑无处宣泄,就随手拿起评点试卷的朱笔扫了一幅竹子。有人说,竹色非朱。苏轼辩道:竹色也非墨。于是,画谱里就有“朱竹”一格,乃苏轼首创。

    苏东坡的书法造诣本就在书法史上占有极高地位。宋朝四大书家苏黄米蔡,其位居于首。谪居黄州所写《寒食帖》,为三大行书之一。

    今日读到他对笔墨纸砚等书斋文物的癖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书画家没有不讲究纸和墨的。宋以前的画色彩秾丽,至文人画兴起,彩绘渐微,代之而起的是水墨画,只水和墨两种材料,就更为重视佳墨。

    苏轼画竹,墨分七层,使于墨色浓淡间穷尽物理,除其才华卓绝外,没有佳墨也是断断办不到的。苏轼爱用浓墨画竹,叶皆肥厚,若墨不佳,岂不满纸“墨猪”。他认为佳墨的条件,必须黑而有光。“要使其光清,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为佳也。”

    苏轼所爱的笔墨纸砚,皆产于安徽。龙尾砚、李廷珪墨在歙县,诸葛笔和宣纸为宣城名产。难怪说学书画烧钱,如此看来,书画家动动笔就上万,也不为过。且不说这一笔就积蓄了人家几十年的功力,就其材料而言,哪一样不是天文数字。

    我学书三年多,写过最好的纸四百一刀,没舍得用,最后送人了。用过最好的毛笔不超过一百元。日常书写的笔皆十几二十元,纸几毛一张。纸好,字的确会漂亮许多。比如我记笔记的本子是光面的A4纸,纸太光且不洇墨,很难在上头写字作画。

    今日笔记

    中午与练书法的同事聊天,她说最近手上这枝笔又不好写了,总是写字退步,就找纸、笔的问题。我听了莞尔。字写得好的人,的确不择纸笔,除非写作品,好的笔墨纸砚会有更出彩的效果。

    左我,右师

    今天国画课学画凌霄花和燕子。我用的纸是半生熟宣的卡纸,老师的是生宣,他画叶子有水润洇化的效果,我怎么也画不出。生宣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把控,纸越生,行笔速度就得快,否则颜色会在纸上一坨坨的洇开。最后的燕子画砸了。明天重画一幅。两幅画并排对比后发现,花瓣纹路似乎不该用胭脂色,得用大红,画面才协调。

    上午公事繁忙,中午习字略感疲惫。只反复临了几行《书谱》。

    有位文友,专攻画麻雀,常与画家合作作画,他只负责最后添雀。他画的麻雀,闲闲几笔就姿态万千,这是真正的写意工夫。收存于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池日志(8):笔墨纸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ln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