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家庭篇慧爱佳儿亲子教育
“打骂罚”和虐童有本质区别吗?

“打骂罚”和虐童有本质区别吗?

作者: 饼干麻麻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09:28 被阅读1次

    前两天针对某大学教授关于“不打不骂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言论写了一篇文章,令我非常诧异的是,文章的评论中竟然有很多人在支持对孩子“打骂罚”,这不,这两天又爆出深圳“虐童”视频,看得人一阵阵揪心,一把把洒泪。为什么我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打骂和惩罚孩子?就是因为一旦承认对孩子“打骂罚”有其合理性,就犹如打开了人性的潘多拉盒子,所有的对孩子的暴虐行为都可以“以爱为名”,就连虐童的父母也一样。

    支持“打骂罚”的人无非有两个论点,第一,认为不打不骂不罚,孩子就不能学好,有错也不会改;第二,认为孩子从小不经历这些教育,长大会很脆弱,经受不了挫折。

    首先看第一种论点,“打骂罚”真的能让孩子学好吗?用暴力的方式一时让孩子屈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顺从了,听话了,在他们的心里也是这样认同的吗?据说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孩子们“当做错事被爸爸妈妈打的时候,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答案是:改正错误;害怕;愤恨。没有一个孩子在这个调查中选择改正错误,有四成的孩子选择了害怕,另外六成的孩子都选择了愤恨。

    当成人企图用暴力手段“驯服”孩子时,却不知只在孩子心中埋下了恶的种子。

    就像虐童视频中的小女孩,被一次次摔倒在地,被一掌掌呼在脸上,被一下下抽在身上,她竟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只是安静地回到自己被拽起的凳子上,坐下,继续写作业。我看不出她的错误在什么地方,更看不到她在被大骂之后有什么改正的举动,只看到一个被长期虐打已经麻木的灵魂。

    而第二种论点,把“挫折教育”简单粗暴地跟“打骂罚”画了等号,无比狭隘地理解“挫折”的含义。如果认同只有对孩子进行打骂和惩罚,孩子长大才不会脆弱,难道是认定自己的孩子一辈子都需要承受别人的暴力对待吗?殊不知“挫折教育”要锻炼的是孩子精神上的抗压能力,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而不是身体上抗击暴力的能力,那样还不如让孩子直接学武术、拳击来的直接。

    当然也有把挫折教育做的很好的父母。他们让孩子积极承担事情的后果,支持孩子面对困难。每一年参加善行者50公里徒步活动都能看到有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走,这也是磨砺孩子毅力的方法。还有各种沙漠挑战的亲子活动,都是期望让生活在城市中衣食无忧的小公主小王子们能够面对和体会那些需要强大毅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

    而“打骂罚”带来的后果又是什么呢?不要说“打骂罚”和虐童不一样,那只是程度的深浅而已,也许在虐童父母的眼里,这就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

    前文已经叙述过,孩子不太可能在家长的暴力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相反,经常被家长暴力“驯服”的孩子,最可能的是学会“暴力”本身。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他们最大的学习来源就是父母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同时能在新闻中看到虐待儿童和杀父弑母两类新闻。当然,成年后用暴力反噬早年对自己施暴的人已是非常极端的行为,更有可能的事,经常被暴力对待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暴力对待自己的下一代,或者以一种“媳妇熬成婆”的心理,认同“打骂罚”的合理性。

    还有一类孩子或许并不会习得暴力,但却会在成人的一次次暴力相待之下,成长为一个没有自我,处处退让,谨小慎微,极度敏感的人。他们会一直活在别人的要求里,把迎合他人的意愿,得到他人的肯定作为自己的目标。他们完全失去了自我,不敢追求自己内心的渴望,只能被动等待别人的“眷顾”;同时他们又对周围的环境异常敏感,别人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让他们陷入不断的自我怀疑中。

    借用尹建莉老师的话,一个用暴力对待孩子成年人,只是“穿西装的野蛮人”。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对弱小的孩子施暴都是成年人最卑劣的行径。如果父母还执着地认为“我打的是自己的孩子”,想想那个十二岁的弑母少年,他也认为“我杀的是自己的妈妈”。

    据说最新的消息是,由于小姑娘身体上没有明显的伤痕,对她施虐的父母可能根本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那对父母也许心里一直认为这是在“管教”自家的孩子,跟旁人无关,根本不会理会网络上一边倒的谴责声,而以后小姑娘的日子又能好过吗?已经在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又如何才能痊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骂罚”和虐童有本质区别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q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