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幸福》57~72页,第三章《幸福的误区》,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首先,大家可以对照下面的图片,测一测自己的幸福感指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53262/712fcf93a2288e62.jpg)
记分方式是将10个积极情绪(PA)项目的得分,以及10个消极情绪(NA)项目的分数加起来,你会得到两个10~50的分数。
1.站对位置,做对事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人即便没有很高的积极情绪,也可以得到幸福。上一章作者也讲到要把人放对位置,使他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子是这样的:
一个外表英俊,口齿伶俐,聪明机智的钻石王老五,却在感情生活上一败涂地。因为他是个内向的人,非常缺乏积极体验,即便是拿到了全国桥牌冠军,也只是闪现了一丝笑容。与这样的人约会,女孩当然不喜欢,会觉得这个人很冷漠,没有乐趣,不会说笑。作者建议他搬到欧洲去住,因为欧洲人比较内向,情绪不外露。结果呢,他就与一名欧洲女孩结了婚,生活十分的美满幸福。
果真是“站对位置,才能做对事”。
2.愚蠢的人才会幸福吗?
现实中我们也的确会看到很多傻呵呵的乐天派,而且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认为,幸福感强的人都是没有太多思想的所谓的愚蠢的人。
实验表明,积极情绪可以使我们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脱离消极的思考方式。
冷漠、消极的情绪会激发一种挑剔的思维方式,就是集中注意力去挑毛病,然后宣判出局。相反,积极的情绪会使思维进入有创造性、包容性、建构性、非防御的大道。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去挑毛病,而是去看优点。
3.幸福感会让我们更健康
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活得更长久。本书一开始就提到那些有幸福感的修女比没有幸福感的修女要活得更长,身体也更健康。有幸福感的人会去寻求并吸收更多的健康信息,因此幸福感会延长寿命并促进健康。
无论是大人或者小孩,在心情好的时候都会选择比较难的实验任务,其表现也比较好,坚持得也比较久。
4.幸福的人更可能是利他主义者
在实验室中,幸福的大人和小孩都更有同情心,也更愿意捐钱给需要的人。当我们幸福时,我们不会注意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我们会更喜欢别人,甚至愿意与陌生人分享我们的幸福。而当我们心情低落时,我们不相信别人,变得很内向,并且集中注意力来保卫自己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