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387051/a5ac80a1f9b42347.jpeg)
《不较劲的智慧》
人生许多痛苦的原因在于盲目地较劲。所以,你要具备不较劲的智慧。
一、分清能否支配
人生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分清什么是自己能够支配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支配的。对于自己不能支配的,你只能顺其自然。对于自己能够支配的,你要努力,至于努力的结果是什么,也不妨顺其自然。
1、不和自己较劲,对自己要随性。
你要认清自己的禀赋和性情,在人世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不和别人攀比。
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2、不和他人较劲,对他人要随缘。
我们每个人,都见过自身和他人性格上的拧巴。
什么是拧巴?
所谓的拧巴,简单说就是别扭。和自己过不去,和别人过不去。
在一些点上死拧,过不去。
拧巴的性格,本身就带有纠结和自我矛盾之处,带着拧巴生活,会一路上障碍不断,自己难受,别人也难受。
性格中带有拧巴之处的人,多是固执于认知,又带有完美主义倾向,在自己的思维圈子里原地打转。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认知高度不足,缺乏智慧和理性,囿于短见;认知宽度不够,让他们以为自己坚持的道理就该是世界的样子。
你要明白人与人之间有没有缘和缘的深浅是基本确定了的,在每个具体情境中做到大致心中有数,不对任何人强求。
3、不和老天较劲,对老天要随命。
你要记住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的必不可免的遭遇。
历经世故的人是一定不会爱好虚荣的,这便是他们的标志。
他们不进行演讲,低调做人,避免任何夸夸其谈;他们衣着俭朴,从来都不空许诺言;他们做事认真严谨,做得多,说得少。
他们一直都以最谦卑的词语称呼自己的职业,以防招到那些恶毒语言的攻击。一个隐姓埋名、身穿粗布麻衣的杰出人士从我们身旁走过的逸事,是如何刺激我们的想象。
二、和外部遭遇拉开距离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学会和自己的外部遭遇拉开距离。
1、面对你的外部遭遇,你要保持内心的自主。
人往往容易受既有的遭遇支配,被已经发生的情况拖着走,走向自己并不想去的地方。
其实,既有的遭遇未必就决定了未来的走向,在多数情况下,人仍然是有选择的自由的,你一定不要放弃这个自由,而你的未来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能否用好这个自由。
人生是一盘很大的棋,你在这里迂回一下,可能就在那里蓄积了力量。你现在所承受的,都是你起心动念所造。你将来所拥有的,都是你当下举手投足而来。
2、面对你的外部遭遇,你要保持内心的宁静。
如果既有的遭遇足够严重,已经发生的情况对你的打击足够大,到了彻底改变你的未来走向的地步,那就坦然地接受吧。这个时候必须有超脱的眼光,人终有一死,一切祸福得失都是过眼烟云,不必太在乎。
总之,如果可能,就做命运的主人,不向它屈服;如果不可能,就做命运的朋友,不和它较劲。
三、不要死在一件小事上
如果你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那件事多么小也会被无限放大,仿佛是天大的事。
那么,调转你的视线吧,去看人间的百态,历史的变迁,宇宙的广袤,再回头看那件事,你就会发现它多么微不足道了。
让你的心灵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上,你就不会死在一件小事上了。可悲的是,死在一件小事上的人何其之多。
四、思虑伤身,多思健体
在《渔文》篇里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胆小如鼠的人,走在路上,偶尔低头看到自己的身影和足迹,以为遇到了鬼怪,心里十分害怕。他想摆脱这些可怕的东西,就快步跑起来。
不料,步伐越快,足迹越多;跑得越急,影子追随越紧。他更加害怕起来,以为跑得还慢, 便拚命跑了起来,结果精疲力尽而死。
这就是“畏影恶迹”的故事。
典型的因心灵焦虑而导致自身兵荒马乱的表现。
思虑伤身,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而忧虑、烦恼、痛苦,这种情况因为频繁发生而日积月累,事实上最容易致病。
相反,有思考习惯和能力的人,能够以理智的态度和宽阔的胸怀面对人世间的事情,不但不会伤身,反而可以健体。那些想大问题的人,哪怕想的是苦难和死亡,比如苏格拉底和佛陀,身体都好得很。
五、警惕小事
想大问题,哪怕是想死亡这种可怕的大问题,并不会损害健康。相反,为小事纠结、烦恼、愤怒,却是最伤身的。
人面临大事往往会诉诸理性,因此比较冷静。相反,却很容易被小事刺激得怒火中烧,怨气郁结。
警惕小事,面对小事你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六、间接的自怨
自怨是最痛苦的。
有直接的自怨,因为自知做错了事,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或原则,便生自己的气,甚至看不起自己。
也有间接的自怨,怨天尤人归根结底也是自怨,怨自己无能或运气不好。不错,你碰上了倒霉事,可是你就因此成为一个倒霉蛋了吗?如果你怨气冲天,那你的确是的。但你还可以有另一种态度,就是平静地面对。是否碰上倒霉事,这是你支配不了的,做不做倒霉蛋,这是你可以支配的。一个自爱自尊的人是不会怨天尤人的,没有人能够真正伤害他的自足的心。
理想的生活是做减法。
因为生活需要的本来就不多,而人容易被物所影响。
所以要不断去掉,不断忘掉,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遵循内心自然而然的想法,那些多余的欲望和追求,其实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需的,都是勉强的。
不勉强的生活,才会热气腾腾,鲜活长久。
丁俊贵
2023年7月1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