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月亮与六便士》的下午,我坐在图书馆里,对着满屏的英文,句子中穿插着法语,脑子里是保罗·高更的作品,粗狂不羁的线条,大胆狂放的色彩,原始的张力,未经雕琢的美。耳畔却回荡着各种语言的低诉,英语,中文,法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感觉自己在幻境和现实中来回穿梭,完全失去了空间感。
桌上的奶咖还没有喝完,嘴巴里是浓得化不开的酸苦,心脏在咖啡因的作用下不安且躁动。就像毛姆在小说中描述Strickland的画作时反复用到的那个词“troubling”(令人心神不宁的)。我感觉需要读一读Jane Austin。
Jane Austin这样评价《傲慢与偏见》:小说太过轻快且美好,需要搭配一些“阴影“。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简·奥斯丁和毛姆是我最喜欢的两位作家,他们搭配起来读刚刚好。就像早餐时我喜欢用香蕉搭配咖啡,毛姆文字里令人警醒的醇苦需要简·奥斯汀健康明快的清甜中和。
前几天,以前的学生给我发消息,他说,自己非常努力才进入的学校,却发现很多不努力的人也被录取了。他觉得世事不公,也在质疑自己。我说,身处同一所学校并不意味着处在同一水平上。但如果觉得自己身边都是不够优秀的人,或许该考虑的是如何努力让自己更强大更优秀。当自己站在更高的地方,眼睛才会看向更远的地方,而不是受限于眼前那面斑驳的墙。
几天后,一个朋友给我发信息。他说,如果自己当初努力一点,坚持一些,或许也能兑现自己曾对自己许下的承诺。我问他,“你不喜欢眼下的生活吗?”他说,“捂住眼睛,自欺欺人。”朋友的丧也因与人对比而生。他身边有朋友,咬牙坚持,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我说,“你有两个选择:一,继续当下的‘自欺欺人‘,因为至少你快乐;二,奋发图强,努力扳回一局。不过,spoiler alert(剧透一下),即使你实现了梦想,生活中仍有很多‘It sucks!’的时刻。顶多,那个时候你会少一些与人对比的纠结。”
朋友自嘲,他说,一直相信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我说,“You’re special on your own way.”(你以自己的方式特别。)朋友发来一个绝望的表情,“That’s sad. It sounds like what losers would say.”(悲催。感觉那是loser才会说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记不起是在哪里听到的这句话,不过好像是朋友提及的语境。
最后,我和朋友总结,life sucks, but we should have some faith in ourselves in order to keep moving forward.(生活很糟,但我们得对自己有点信心,否则怎么能有勇气走下去呢?)
考试月,图书馆每天爆满。我习惯坐在靠楼梯口的位置,所以会听到一些同学间的对话。无比鼓舞人心的是分开时大家的相互勉励,比如,“Have fun!”, “Enjoy your study!”, “Good luck!”昨天听到一段对话,精准传递了以上三句话的精髓。一女生问男生备考情况,男生说自己啥都不记得,并反复强调女生很厉害,全都懂了。几番来回,男生听起来备考压力有点大。于是,女生问男生是否会在图书馆通宵备考。男生惊呼,“Why?! No, of course not. I can’t sacrifice sleep for an exam.”(为啥?当然不了,我不可能为了一次考试不睡觉吧!)
生活中有太多需要去履行的承诺,去承担的责任,和去做好的事,就像一杯接一杯的咖啡,它们让我们在警醒中体味人生的真实滋味。可是,如果人生一味苦涩警醒,那生活可能就只剩“It sucks!”
Take life seriously, but not too seriously.(认真对待生活,但也别太认真。)
毛姆在小说里写到,他曾听人说过,聪明人每天会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他一直坚持如此。于他,这两件事分别是起床和睡觉。或许,每天起床和睡觉前,毛姆对自己说,“Have fun/Enjoy!”这两件事也可以没那么糟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