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陆觉着可闹心了。
原本想着最近几天自己代理的储蓄所主任就要转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按程序和上级领导谈话,可谁知系统内的通报批评竟落到了自己代管的储蓄所头上。作为五十多岁的老同志,老陆从柜员一点点成长为储蓄所的业务骨干,尔后又通过竞聘成为副主任,直至去年老主任突发脑梗,造成偏瘫,不得不因病提前退休,老陆才有机会被上级指定为代理主任,一路走来着实不易。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似乎打破了某种定势,前程一下子晦暗起来,甚至都让人不敢去想。
问题出在哪儿?通报里写得清清楚楚:服务客户意识淡薄,有损本行形象……这老陆就有些想不通了,自己就是按规矩办事,难道这也会错?
话还得从上周三说起。那天下午有个中年人在窗口办理业务,密码试了三次不对,卡被锁住了。按照规定,解锁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到场办理,不得代为办理,可那个中年人说卡是他父亲的,卧病在床无法亲自到场,确有困难,希望储蓄所能给照顾一下,由他代为办理。年轻的柜员请示老陆怎么办,老陆觉着按规矩办事总不会错,于是秉持一贯的严谨作风,坚持原则、照章办事,所以也就有了周四一早担架抬进银行的一幕。按说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可谁知当地一家媒体报道了这个事儿,并且把相关情况发布在网上,引起围观网友诸多评论。应当说,银行的危机公关算得上是驾轻就熟了,所以很快事件就平息下来,网民们又把目光迅速投向下一个热点,可银行内部的处理决定并没有就此打住,维护形象也好,杀一儆百也罢,通报批评像个拦路的猛虎,挡在通向光明的大路上。要说也怪,半年前发生类似的事情,不光媒体表现得平静,上级领导也没有责罚,还曾在视察时表扬了他的原则性,怎么短时间内风向标就变了呢?老陆把他的不解,归咎于刁民的肆意妄为和媒体的推波助澜。“唉,这些家伙真是不嫌事儿大,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总不能从我这儿开口子吧,可领导却也……唉……”他不愿再去徒劳地瞎想。
烦心事儿不止这一件。
老陆的小孙子今年上二年级,父母离婚后,和老陆两口子生活在一起。老陆的岳母年近八十,也由老陆夫妇照顾。所以,退休在家的老伴儿平日里并不轻松,不仅要接送小孙子上下学,侍奉多病缠身的老母亲,还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小孙子的学习成绩很一般,老陆也并未放在心上,毕竟孩子才上二年级,只要不掉队就行了。他这样安慰自己,也同样在老伴儿训斥孩子的时候打哈哈。也是上周,老伴儿参加完了小孙子的家长会后,神秘兮兮地把老陆叫到一边儿。
“他爷爷,你明天去趟学校吧。”
“你不是刚去完吗?”老陆不解。
“我是说,喏……”老伴儿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退休金存折,“小明妈妈这次可风光了,小明从全班倒数第五名变成了全班第三名,老师表扬了好久呢……”。
“那这是干什么?”老陆仍没明白老伴儿的意思。
“回来时,小明妈妈偷偷告诉我,她给老师送了礼,老师特别照顾小明,总为他补课,她说那个第一名的孩子也……”老伴儿像是求取了真经似的,两眼放着光。
“你是说让我也给他们老师送礼?”老陆明知故问,其实是有些气不公。“这都是什么逻辑?还有没有规矩?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孔圣人的‘有教无类’白说了?用送礼来区分远近亲疏,这、这……简直太不像话!”老陆情绪有些激动。
“那咱们还……”老伴儿欲言又止,盯着老陆有些涨红的脸。
“你容我想想……”老陆一个人猫进书房。
一连几日老陆心里都在琢磨这个事儿。从经济上,他的工资加上老伴儿的退休金维持一家四口人的正常生活还算过得去,就算是拿出点钱给老师送礼,只要不是特别贵重、特别频繁,咬咬牙也能做到。可老陆就是拗不过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学校里的哪门子规矩是这样定的?要是有,他倒是拿出来叫我看看!这摆不上台面的龌龊勾当,当真成了新规矩……一想起这些来,老陆上火的牙龈就会隐隐作痛,办公室的天花板变得又矮又闷,让人透不过气来。正思忖着如何应对这让人头疼的局面时,老陆的手机响了,是老伴儿打来的。
电话里,老伴儿让老陆赶紧给她的银行卡里打些钱。老陆的岳母平时患有多种慢性病,什么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需要依靠长期服药维持。不过医保规定每次只能开两个星期的药,药吃完了才能再开,于是老伴儿每两周到医院报到一次。今天下午两点她就到了医院,可是随即便被告知:当天下午的号全都挂完了。老伴儿和医生说了半天好话,对方却也没有给加号,并且说:“这是医院的新规矩,一天就这么多号,挂完就完了,明天再来吧”。可家里的老母亲万一因为今天没服药出现什么危险,可不是闹着玩的。老伴儿无奈之下跑去药店自费买药,可身上带的钱又不够,所以打电话请求老陆支援。
好吧,规矩!又是规矩!老陆深深地叹了口气,打开钱包,抽出里面给老伴儿汇款剩下的几百元钱,望了望单位对面的百货商场,又盘算着明天一早就把书面的检查交到支行领导那儿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