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他人约稿,所作皆原创,文责自负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各位学员、同志们:
在这次青干班筹备过程中,我与易校长商量研究时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学员的年龄要控制在35岁以下,原则上属于年轻后备力量;二是要选派最优秀、最有潜力的干部参加培训。过来,我们个别单位以岗位特殊、工作重要为借口,不愿意把最优秀的干部送出来培训,这种现象要彻底扭转。三是要办好工作交接。这次培训为期一个月时间,并且实行封闭式管理,学员要把手头上的工作交接好,保证培训期间正常工作不受影响。从了解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三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真正沉下心、学进去,达到强筋健骨的培训目的。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年轻干部是青年群体中最有活力、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力量,也是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更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年轻干部的精神面貌、干事状态、工作能力怎么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同时也将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勉励广大青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不奋斗的青春转瞬即逝、苍白无力。前段时间,一部以对越还击战为背景的励志电影《芳华》上映,讲述了70年代部队文工团成员逝去的青春故事,呈现出一代人的热血激情和执着追求,勾起无数人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也证明,有追求目标、有奋斗历程的青春最容易引起共鸣。今天,借青干班开学典礼的机会,以《用奋斗书写最美芳华》为主题,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青春、对成长的感受和体会,一起向青春致敬、为青春加油。
一、自省是最好的态度,要正确审视自己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认识”时,泰勒斯回答说:“认识自己。”为什么呢?因为眼睛长在自己身上,我们总习惯站在自我的角度看待别人,唯独看不到自己,更不愿意直面审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青年干部的优势非常突出,学历高、专业精、精力足、热情高,等等;但是短板也很明显,比如经历单一、书生意气、急于求成,等等。正确审视评价自己,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看到不足。这里,我结合自身经历,以一个过来人、旁观者的身份,送给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现在的年轻干部,特别是近年来新招录的公务员,本科以上学历是标配,“985”、“211”也不稀缺,更有清华、北大这些国内顶级名校毕业生加入。但是,学历高并不一定代表能力强,开展工作有时更需要依靠经验,这就是为什么同一项工作,有的年轻同志感到很压头,而那些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同志却能够轻松面对的原因。这些差距我们不得不承认。年轻干部怎么样积累经验、丰富经历呢?一靠自身主动,多学习、多留意、多总结;二靠组织推动,今年我们出台了关于干部交流轮岗的文件,负责干部要定期交流,股级干部也要开展内部轮岗,要通过多岗位丰富个人经历,提升实战经验。
第二句话:敬业比专业更重要。有的年轻同志在学校里面学的是法律专业,具体从事的是可能是办公室工作,负责上传下达、端茶送水、打扫卫生等等这些日常事务。可能有的同志感到大材小用,觉得自己被放错了位置,千方百计想调整到自认为适合的岗位上。这个想法当然没错,人事相宜、人岗相适不仅是我们自己的追求,也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除了个别特殊岗位外,公务员的大多数岗位都属于综合管理事务,现实生活中,很多干部从事的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就像材料写得好的不一定都是学中文的,分管宣传部门的不见得必须让学新闻专业的来干,抓政法的也不见得都有法律职业资格证。因为,因为,当干部不可能一辈子在一个岗位上干到底,随时面临工作调动、分工调整或者提拔晋升,有的干部去年分管纪检监察,今年有可能因为岗位调整而分管党建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敬业状态。无论调到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无论是自己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都要随时更新知识结构,深入进去、从头学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第三句话:立志比立功更重要。一个人的志向抱负将决定今后走什么路、能够走多远。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看,除了历史上甘罗12岁封相、姜子牙80岁出山这些少年得志或大器晚成的个例外,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是在中青年时期立志并成就一番事业的。毛主席16岁离家求学,写出了“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领导八一南昌起义时29岁,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的时候只有 25 岁。在座的各位年轻干部都生长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年代,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更要树立与这个新时代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理想抱负,不负芳华、不辱使命。但是,我也要特别提醒一点,在我平时与年轻干部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年轻干部积极表现,对于一些容易出成绩的工作抢着干,想凭借业绩尽快进入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这种想法是对的,也是年轻干部有作为、有担当的外在表现,但是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因为想立功、想表现,甚至搞一些旁门左道、误入歧途。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同志,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少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在从政这条路上才可能走得更稳、更远。
二、读书是最好的习惯,要坚持充实自己
关于读书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为什么每次都要提出来呢?因为现在干部队伍中自觉读书学习的意识还不强,不愿读书、不会学习的还大有人在。举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县里召开各种重要会议,我坐在主席台上,朝下面一看,总有那么一些人连笔记本都不带,甚至还有玩手机、打瞌睡的,真正坐下来听会、思考的,不到三分之二。这也是有些工作标准不高、落实不到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希望大家从这些小事抓起,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一是要好学。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河北唐山市把路桥收费站取消,收费站的工作人员随之下岗。这些收费人员向领导讨要说法。其中一个大姐说了这么一句话,引起了网上很大的反响:“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现在什么也不会,你让我后半辈子怎么活。”听了这些话,让人啼笑皆非,这是典型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平时不学习、不提升,终有一天会淘汰出局。习总书记就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他曾经说过,“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陕北农村插队时,他听说另外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就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看完之后再走30里路还回去。试问一下,我们现在的干部队伍当中,还有几个人能够保持这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呢?青年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都要有一种杨时“程门立雪”的求知欲,有一种叶剑英“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的精神,少坐几次牌桌、多坐几次书桌,不断充实新知识、掌握真本领、培育好趣味、陶冶高情操,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化高素质的优秀干部。
二是要勤学。现在有些干部一谈到学习,总说工作太忙、应酬太多、生活太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心思学习。鲁迅先生讲:“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前段时间,两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绝大部分学生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于是,哈佛培养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7位美国总统。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经常坐飞机的人就会发现,头等舱的旅客往往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在看杂志,经济舱则看报纸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全都在玩手机。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
三是要善学。毛主席有句名言:“读书比杀猪容易。”这句话不是否定读书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不能“读死书”,不能当“书呆子”,要在实践中读出味道、悟出门道、用出窍道。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将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才能真正做到贴心贴肉、运用自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求的也就是知行统一。在座的青年干部大多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文化水平高,但磨砺才能、修炼内心的实践不够,急需加强实践、丰富社会阅历。希望大家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补齐能力素质短板。
三、一线是最好的课堂,要不断锤炼自己
基层一线是最好的试金石,也是干部成长进步的最好舞台。在今年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市委提出“一线工作法”要求,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形象在一线树立,树立大抓基层、一线实干的导向。我们县乡两级干部都身处基层一线,更应虚心求教于人民群众,主动“接地气”,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才干。
1.在一线扎根成长。宰相必起于州郡。实践证明,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伟人,几乎都是在一线成长、在一线发展起来的。比如,十八届205名中央委员几乎都有过基层锻炼经历,其中65人有过知青经历;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有7位是知青一代,政治局常委中,4人曾有知青经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到1975年,在陕北梁家河大队,度过了7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住窑洞,睡土炕,在这里入党,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这段上山下乡的经历对他影响深远,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增进了群众感情,包括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平民情怀和务实风格,都是在那个时期逐步形成的。但是,我在调研走访当中,发现当前部分基层年轻干部有些不好的苗头,不太安心基层工作。比如,有的年轻干部长期处于备考状态,有时连续请假参加各种公选考试。对于大家的上进心,想寻求更大更好的平台,作为组织部门,我们并不反对,也从不设阻。但是,如果把本应做好的工作丢在一边,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跳农门”上,这就不应该了。希望年轻干部都能够适应基层工作,热爱基层工作,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基层群众。
2.在一线接受历练。实践证明,在基层实践中摸爬滚打过的同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往往更强一些。就以写材料为例。办公室同志埋头苦想、搜肠刮肚写出的材料,对仗工整、词藻华丽,滴水不露,但是内容枯燥,不接地气、没有灵气。我在下面调研的时候,发现很多村干部、基层党员群众能说会道,虽然逻辑性也不太强,但时不进能够冒出一些通俗易懂的名言妙句,通俗易懂、非常受用。这就是坐办公室与下基层干部的区别。当前,各级组织部门都非常重视在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省委组织部每年都分批次安排县直机关干部到基层乡镇挂职锻炼。今年,我们选送了1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长沙市的国家级园区挂职,并且在年前的干部调整当中,安排了一大批县直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更多的年轻干部在基层见世面、提能力。
3.在一线建功立业。基层天地,大有可为。在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培养和使用一批“70后”厅级干部,“80后”处级干部、“90后”科级干部,并且重点向基层一线干部倾斜。就我县来讲,随着消超整治持续推进,将腾出更多的领导岗位,只有大家真正沉下心来干事创业,真正干出了成效,组织上决不会埋没大家。应该说,我们比过去的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关心和爱护青年干部的成长。所以,希望所有一线干部,拿出拼的姿态,创造实的业绩,争取更大的进步。
四、约束是最好的保护,要从严要求自己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推进,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这是对大家最好的保护。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主要是做到规范规矩、严格严谨、适从适应。
第一,做人要树正气。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这里所说的正气,就是正大刚直、合乎道义、充盈天地、超越时空之气,丰要表现为爱国的精神、勇敢的品格、求新的旨趣和廉洁的风范。纵看过去,横看周围,工作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时代和背景之下,为什么有的入朝气蓬勃,锐气昂扬,而有的人就暮气沉沉,畏缩不前?同在金钱、物质、名誉、地位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头脑清醒,是非分明,而有的人则昏昏然是非不辨?同在歪风邪气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刚正不阿、顶风斗邪,而有的人却胆小怕事,甚至同流合污?我看,关键是树不树正气的问题。人生于天地之间要有正气,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一身正气,才会“百毒不侵”。
第二,处事要讲正派。公道自在人心,正派方能处事。现实中,党员干部往往被别人“高看一眼”。何以被别人“高看一眼”?我想主要是因为职务和权力产生的“光环”,或手中握着“帽子”、“票子”,或所处的“位子”特别,在群众中形成了较高“地位”。但这些并不一定表明你个人有多大的魅力,多高的水平;并不一定表明你所做的工作社会都公认,群众都满意。其实,别人在“高看一眼”的同时,也一定会“多看一眼”,一些别有用心者甚至会挖空心思来“公关”,如果不加警惕,就会产生盲目的优越感、满足感,头脑昏昏然、飘飘然,久而久之,公道正派的天秤就会倾斜,最终损害党的事业。公道正派是一种人格情操、思想境界、优良作风,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职业品格。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自谨自律、慎言慎行,做到于公于私时时公道,大事小事处处正派。
第三,从政要走正道。为官从政,原动力本应是为党尽忠、为国分忧、为民服务,而不是做大官、谋大位、掌大权。1923年,孙中山先生应邀访问广州岭南大学时发表了题为“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的主题演说,勉励同学们要立志多干实事、干大事,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福祉。此后,无数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只想做大事,不图做大官,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次又一次胜利。然而,时下仍有一些干部 “官本位”意识还很浓,只图做大官,不想做大事,为了做大官可以不顾颜面地“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当然,一味热衷于搞旁门左道,很难不受到查处,遭到惩戒。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以平和的心境去接受组织的安排和人民的挑选,多找自身的差距,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做到“进”时奋发有为、“退”时心情愉快、“留”时意志不衰、“转”时永葆活力。
各位学员,同志们,我用电话《芳华》里面的一句台词作为这节课的结束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芳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刻骨铭记的青春。只有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才能沉淀美好的芳华。愿芳华永存,一路芬芳。”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