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姐姐在群里发了一张柳笛的照片,一下子就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慢慢剥开岁月深处柳笛声声的旧时光,恍如昨日。
春天来了的时候,溪边的柳条,长出了一串串毛绒绒的毛毛狗和鹅黄浅绿的新芽。折几支嫩柳枝,拧松了,拔出柳芯,剪一段,剥去前端一小节外皮,就可以吹出滴滴呜呜的声音。粗细长短不一样的柳笛,吹出的调调都是不一样的。那时我们村里人都管柳笛叫做“叫叫”。
柳芽刚冒出来,正是北方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时小村里没有蔬菜店,集市上也没有南方新鲜的蔬菜可以买。各家各户大缸里的酸菜已经吃没了,菜窖里储存的土豆白菜萝卜也基本见底。菜园里刚刚种上菜,剩下的几个生了芽子的土豆,长了叶子的毛葱,山墙上挂着的干白菜,秋天时晒的土豆干、茄子干、豆角干都成了难得的美味。好在园子里那几垅大葱已经发芽,草甸子、树林里、小河边的野菜也相继冒头了。我们去挖野菜,一定要先折一支柳枝,拧一个“叫叫”,一边吹一边挖野菜,比赛谁吹的“叫叫”响,谁挖的野菜多。
大风天,我妈就不让我们姐弟仨吹“叫叫”了,说是越吹风会刮得越大(纯属迷信)。天干物燥,大风小嚎的时候,为了防火,家家户户都不敢烧火做饭。家里就吃前一天剩下的凉的高粱米饭或者是苞米面大饼子,就着婆婆丁和小根蒜,发芽葱,蘸点大酱,竟然也吃得狼吞虎咽。
还记得那一年我在河边用嫩柳枝编的丑丑的小花篮,只因为零零碎碎地看了几段《红楼梦》,就想“东施效颦”,学学宝姐姐的巧手丫鬟莺儿。(《红楼梦》原著中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湘云因说两腮作痒,因问宝钗要些蔷薇硝来。宝钗道:“前儿剩的都给了妹子。”因说:“颦儿配了许多,我正要和他要些,因今年竟没发痒,就忘了。”因命莺儿去取些来。莺儿到了柳叶渚,因见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且不去取硝,且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许多的嫩条,随路见花便采一二枝,编出一个玲珑过梁的篮子……后来来至潇湘馆中,送给了林黛玉。)我特别喜欢这一段小清新的文字,至于后面为此闹出的那些风波也就觉得更加讨厌。
我不知道莺儿是怎么编的花篮,我只是学着我爸编土篮子的样子,七扭八扭竟然也扭成了一个小篮子。可惜小河边没有大观园里那么多的花花草草可以摘下装到我编的小花篮里,野地上还是“草色遥看近全无”。能找到的野花,就是最早开放的紫色的“早春花”(紫花地丁)。我就摘下几朵看起来芊芊弱弱的小紫花,再折几枝带着毛毛狗的嫩柳,装进小花篮里,自己觉得很别致很可爱。没有书里的林姑娘可送,我就拿给常和我一起玩儿的爱读闲书的五表姐。虽然五表姐还没看过《红楼梦》,但那个丑丑的小花篮也让她爱不释手。
柳笛声声的日子里,院子里杏树也在含苞,待几场春风过后,粉粉嫩嫩的杏花就开了。“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最初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就想当然的以为,诗人当时吹的一定就是柳笛(无知者无畏)。
滴滴呜呜的柳笛声里,杏花热热闹闹地开了,纷纷扬扬地落了,时光也就悄悄地的溜走了……
儿时总盼望着快点长大,长大后才发现,人生最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时光,也就小时候那么几年,匆匆而过,徒留记忆。夜阑人静,只能对着一幅图片,慢慢地回味……
芬姐姐拍的柳笛照片,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