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盛宴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为什么心灵鸡汤越来越不招人待见?

为什么心灵鸡汤越来越不招人待见?

作者: 风羽白 | 来源:发表于2016-10-02 09:21 被阅读8242次

每个人的成长与成熟,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心路历程,光明与晦暗交错,快乐与悲伤同行。

彷徨、痛苦、沮丧的日子里,许多人都曾从文字中获得抚慰和激励,那些微言大义、深邃精辟,饱含哲理和智慧的文字,能够驱散阴霾,治愈伤痛,让心灵重获力量。

这样的文字,被称为“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面世之初,极受追捧。《心灵鸡汤》系列读物风靡全球,印刷数超过1亿册,翻译语言47种,因长期占据畅销书榜单而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大热之后,伴随的是毫无节制的泛滥。时至今日,小到街头巷尾的书刊报亭,大到海量用户的门户网站,心灵鸡汤无孔不入,无处不见。而人们对心灵鸡汤的态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最初,狂热追捧;

继而,视若平常;

之后,敬而远之;

最终,避之不及。

从心灵鸡汤到心灵鸡肋,盛极而衰的背后,潜藏着如下原因——

【一】鸡汤数不胜数,真伪共存,良莠不齐。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变迁,文字,始终是勾勒人类心灵世界的至强符号。

在影像与声音无法到达的角落,文字以它独有的智慧之光和启迪之力直透人心。温暖、隽永、智慧、哲理的文字,人们对其始终充满着旺盛而真诚的渴求。

我们身处的世界,宛如一座巨型金字塔,每个人都在极力向上攀爬,然而现实残酷,竞争规则横扫之下,百者不存一,能够登临塔顶的,永远只是少数精英。少之又少的成功者将自己狼狈不堪的奋斗经历,套上光彩亮丽的外表,向金字塔中部和底部的人大肆兜售,这便是心灵鸡汤的起源与雏形。

依托生活阅历,源自真实现实,凝练成熟思考,这样的文字,一字一句都经得起推敲与考证,它的质感、温度和力度都是实实在在的。阅读这些文字,你会读到一个你从未发现过的自己,读出某种你从未重视过的情绪,宛如饮下一碗香浓的鸡汤,心神荡涤,神清气爽。

我们喜爱这样的心灵鸡汤。

无根无据、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文字,呈现给读者的,只有辞藻的无脑堆砌和假大空的泛泛而谈。一个从未经历痛苦与挫折的人,却夸夸其谈“痛苦是财富”,一个放浪形骸、毫无节制的人,却假惺惺的教育大家“自律给人自由”……这样的心灵鸡汤,貌似香甜,实则毫无营养。

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写心灵鸡汤,也并非人人都可以写好心灵鸡汤。我们周围,假冒伪劣的鸡汤随处可见,真材实料的文字却如凤毛麟角,读者分辨能力有限,阅读了大量良莠不齐的鸡汤,费时费力而所得极少,久而久之,自然对鸡汤丧失信任,心生厌倦。

我们并不反对鸡汤,我们反对的,是那些假借心灵鸡汤之名,行夸夸其谈之实的垃圾文字。

【二】鸡汤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

心灵鸡汤无论真伪,往往都逃不开一条普遍而常规的套路——作者习惯于将自己置于众人之上,然后以一种俯视式的胸有成竹,将某些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读者听。

读者阅读文字,会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其中,体味作者的情感、经历与思考,仿佛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遥遥相望,心神相交。

心灵鸡汤的世界,太过理想和丰满,在那里,付出都能够得到回报,坚持都可以取得胜利,在那里,问题总会得到破解,迷茫总能找到出路,在那里,磨难必定会砥砺成功,痛苦一定会化为财富。

心灵鸡汤作为人生规则的正面阐述者,其实只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小概率事件,是平凡众生托举出的非凡个例,宛如苍茫暗夜中的一缕细微光明。

读者退出心灵鸡汤的世界,依然要回归骨感而平凡的现实。心灵鸡汤教人们如何“生活”,而现实中,人们却常常为“生存”而疲于奔命。人们渴望读书旅行、诗意栖居,现实却将人们困于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正如歌中所言:“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和爱”。

问:心灵鸡汤最大的错误在哪里?

答:没有勺子。

此段问答,只是网络上的搞笑吐槽之语,然而细思之下,却包含着某种剑走偏锋式的一针见血。

心灵鸡汤再好,也是别人的成功,别人的世界,读者无法将心灵鸡汤化为己用,找不到那柄可以将鸡汤喝入自己腹中的勺子,只能在远处忍饥挨饿,口水直流,无奈观望。

“你说的很对,可是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相信心灵鸡汤,但不相信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便是众多读者对心灵鸡汤的第一反应。心灵鸡汤于他们而言,只是一座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心生向往,却不能至,只能远观,无法登临。久而久之,便连远观的心思也淡褪消失了。

心灵鸡汤,最终沦为时不时的心灵意淫。

【三】鸡汤对准则老调重弹,人们对准则明知故犯。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句名言,我想说:“成功的人生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人生却各有各的失败。”

如果让你说出五条成功必备的准则,你可能会脱口而出,勤奋、坚持、乐观、自信、自律……等等。但如果让你说出五十条成功必备的准则,你一定会词穷无语。

成功的可贵与困难之处,并不在于它需要诸多准则,而在于你能否将有限的准则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

知易而行难,此理放之四海,颠扑不破。

铺天盖地的心灵鸡汤,早已将为数不多的成功准则翻来覆去讲了无数遍,人们对其亦是烂熟于心,耳熟能详,上至耄耋老者,下至稚龄幼童,都能说得头头有道。然而,一旦进入执行阶段,却总会错误百出,屡犯不改,甚至明知故犯。

人人皆知宽容乃为人处事之正道,却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

人们明知坚持乃通向胜利之阶梯,却经常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放弃与妥协;

大家都明白自律乃成功之基石,却连早睡早起如此简单的习惯都始终无法养成。

准则谁都懂,却很少有人照着去做。

太多的人对准则明知故犯,而鸡汤却在耳边一遍一遍的老调重弹,此时的鸡汤,更像是一阵一阵无言的讽刺和嘲笑,又像是一张一张巴掌,狠狠抽在人们脆弱的自尊之上,啪啪作响。

恼羞成怒、理屈心虚,人们宁愿离鸡汤远一点,这样就可以避免被它一遍一遍的拷问,一遍一遍的撩拨。

鸡汤何其无辜,它一直在说对的事,可是人们不再愿意听了。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心灵鸡汤越来越不招人待见?

    每个人的成长与成熟,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心路历程,光明与晦暗交错,快乐与悲伤同行。 彷徨、痛苦、沮丧的日子里,许多人...

  • 不招人待见的领导长什么样?

    不招人待见的领导长什么样? 常在机关应答人 一般来说,领导都是比较招人待见,即便不招人待见,也得说招人待见,毕竟他...

  • 不招人待见

    昨晚北京电视台《天气预报》里说,今年北京很可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个不下雪的冬天。 其实在我印象里,这两年北京的冬...

  • 周四

    感觉自己越来越不招人待见了。 哈哈。 不知道为什么。 今天还不谈薪资。 也不涨工资。 奶奶的

  • 【送给学生的智慧锦囊】不招老师待见怎么办?

    “待见”是什么意思?此文表达的意思就是“喜欢”。不招人待见,就是不招人喜欢。我不敢确定别的老师是否有不待见自己...

  • 袁承志为什么不招人待见

    《碧血剑》是金庸大师的第二部小说,创作时间比较早。金庸在《后记》中写道:《碧血剑》的真正主角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

  • 为什么你不招人待见?

    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有的时候第一印象会让你觉得这个人跟好,很想去认识,可是在往后的慢慢的交流认识中,就会发现你的...

  • 你为什么不招人待见

    说一句怼一句 随时准备着跟全世界吵架的人 真心想抱抱你 你越是渴望以你的这种沟通方式与人链接,越是将别人拒之门外还...

  • 你为什么不招人待见

    那得问你自己

  • “别人家”和“我们家”的绩效考核,差距真的不是一般大!

    为什么绩效考核越来越不招人待见? 一个关于“美丽”的故事 森林里的动物们准备进行选美大赛,由狗熊、麻雀、老鹰、蚂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心灵鸡汤越来越不招人待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kd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