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想要改变,但该从何入手呢?
每天醒过来,想到又要面对做不完的事情,就一点斗志都没有了。怎么办?
想做的事情堆积如山,但一直找不到机会去行动,感觉在荒废生命……
第一部分
一个人每天所有要做的事情,大致划分成两部分:「必须做」,和「我要做」。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觉得不堪重负?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的时间,被这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琐事填满,每当我们想歇口气时,它们又悄悄冒出来,让你感觉,每天都在陷入一个黑暗的无底洞。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终于把它们消灭掉了、腾出了时间,我们往往又会觉得「好累啊,让自己休息一下吧」。于是,我们用娱乐来填补本该是「我要做」的时间,把它们挥霍掉。
这导致什么呢?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必须做」的事情,都在为了维持生存而奔波,而仅剩的一点时间,却又轻易地它溜走。日复一日,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一生也就这样过去了。
解决方法,三问:
非做不可吗?
可以外包吗?
可以安排时间集中处理吗?
第二部分
有了我要做的事情 可以进阶一下,赋予它意义。
这就是「目标感」:不仅仅满足于手头的事情,更要去思考,从长远来看,它的意义是什么?它可以如何帮助我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去 聚焦于去思考:「我想要什么?」而不是「我应该怎么样」。
这些事情能够给予我激情和满足感的,能让我感到存在的意义,对吗。
接下来,把目标分解到生活中,让通往目标的路径,成为你的「我要做」。
这样一来,你的目标具备了操作性
第三部分
脑中一万件待办事项?有长期的,短期的,重要的,次要的,需要用电脑完成的,需要手机的,可能还有购物清单、学习清单、待看的影视剧清单……
这么多的事情,我该如何快速选出「我此时此刻要做的事情」呢?
打标签。
出门购物时,打开「购物」标签,就能直观看到有哪些东西是要买的;
忙完手头的事情、想休息一下时,打开「娱乐」标签,就能选一部片子开始看;
在外面,暂时无聊没有事情可以做时,打开「思考」标签,就能看到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虑,就可以把这些碎片时间利用起来……
第四部分 本质
1)先把任务统一收集到收集箱里,再每天定期对任务进行检查,挑出「需要做的」。
避免把时间花在无用的琐事上面。
2)每一个任务都必须有归宿。
要么去落实,要么把它清理掉,总得有个去处。这样这套流程才可能长期的运转
3)化囤积为流动。
大脑总是像只松鼠,看到信息文章知识本能的就囤,但总是不能本能的就意识到丢进笔记里,却再也不会去看一眼的未经消化的信息,你其实从未真正得到过。
定期检视和整理,让他们不再像一片死海
4)把你状态最好的时间段,用来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工作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 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每天「最优」的工作时间,是 4-5 小时。超出了这个时间,人们就会疲劳、分心、状态低落,会导致工作出错或表现不佳。
无论你是哪一种,原则都是一样的:状态越好,做的任务越重要。
以上心得的原文链接在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