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地理.人文
商朝 成汤有左右两相,伊尹右相,左相是谁?他是什么来历?

商朝 成汤有左右两相,伊尹右相,左相是谁?他是什么来历?

作者: 扬风起航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01:23 被阅读1次

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一个有点名气的人想要追本溯源找寻祖先源头,总能找到一个同样有一定地位的祖先。帝舜就是帝颛顼的七世孙,而帝颛顼又是黄帝的孙子。帝颛顼之后几代都是平民,直到帝舜才重新登上帝位(部落首领)。

又如伊尹,晋代皇甫谧曰:“伊尹,力牧之後,生於空桑。”力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得力牧于大泽,进为将,称拜将台。”伊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由此可见,伊尹曾经是一名奴隶,但最后成为宰相。按照这个规律,成汤的左相来历应该亦不凡,那他是谁,他的祖上又有何不俗的 来历?

关于成汤左相的记载主要见于《左传》 和《尚书》, 《史记》的记载较为简单,主要是集解和索隐。《史记》“【集解】:孔安国曰:“仲虺,汤左相奚仲之後。”【索隐】:仲虺二音。纻作“垒”,音如字,尚书又作“虺”也。”

仲虺,又名中垒,是继奚仲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薛国国君 ,是商汤时期的著名大臣。好像有这么一个套路,一般名人都有自己的传说,仲虺也不例外。 据说出生时雷声虺虺,闪电如蛇,大雨倾盆,解了家乡多年的的旱灾,。古时候形容雷鸣声为“虺虺”,同时虺也是蛇的代称,因为下雨时闪电就像一条条长蛇飞舞,于是他的父亲给儿子起名叫“虺”,并给他以赤蛇纹身。因排行老二,所以叫仲虺。

《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左传》在这里介绍了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当下山东省滕县南四十里。我们可以看到奚仲这个名字多次出现,但是都说是仲虺的祖上先贤,那到底有什么样的贤和才呢?

仲虺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孙,东夷薛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夏朝时期工匠。相传其发明了两轮马车。据《滕县志》记载:"当夏禹之时封为薛,为禹掌车服大夫。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

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服大夫"(亦称"车正")。看到这个简介,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合体。如果对于《滕县志》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此书提供了广阔而又丰富的史料,这一切都为追溯历史源头并考证历史起到保障作用。

滕州市历史悠久,有7000多年历史的北辛文化即发源于此,6000多年历史的大汶口文化也能在这里找到遗存,这里更是殷商的发源地,周代三国(滕国,薛国,倪国)的封地,秦代便有县的建制,历来是鲁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关文章

  • 商朝 成汤有左右两相,伊尹右相,左相是谁?他是什么来历?

    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一个有点名气的人想要追本溯源找寻祖先源头,总能找到一个同样有一定地位的祖先。帝舜就是帝颛顼...

  • 赵孟强 | 国画作品鉴赏

    钟馗的最早原型,源于商代成汤右相伊尹。成汤死而伊尹摄政,放逐了太甲,自立为天子,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即位...

  • 一代贤相,商代伊尹

    商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右相伊尹是他的得力助手。伊尹名挚,原是商汤的岳父有莘氏家里的奴隶。有莘氏嫁女儿的时候,把伊...

  • 右相伊尹

    这篇本来看了很久了,又返回来,又搜了资料获得了新的感受,这就是温故知新吧。 一个坚忍的人,一个有大德的人能看到的远...

  • 商朝奠基者:汤

    汤:前17世纪,先祖契 部下: 1 - 伊尹:有莘国奴隶,随公主嫁商汤,官拜右相 2 - 钟虺 [ huǐ ]:夏...

  • 敢废掉国君 死后享君王礼仪的大臣 竟是一个厨子

    商朝的开国君主叫成汤,就像周文王遇到姜子牙一样,成汤也遇到了一位先知圣人——伊尹。 伊尹真是一个厨子[http:/...

  • 伊尹:小事做到极致才能成就大事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厨入相的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贤相、帝师。他辅佐商汤打败了残暴的夏桀,建立了商朝。 伊尹...

  • 史墨华夏·商史·伊尹放太甲

    在伊尹的协助下,汤成功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汤又在伊尹的帮助下完善了各项典章制度,...

  • 古代十大名厨

    伊 尹 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而不衰。 伊尹曾辅佐商汤王建立...

  • 读书笔记《二》

    商汤在位,天大旱。汤向山神、龙王祈祷,未得。 汤召相伊尹商议。伊尹献策:“可请老巫问卜”。老巫至,起卦,观卦,断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朝 成汤有左右两相,伊尹右相,左相是谁?他是什么来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ww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