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06(倾听的力量)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06(倾听的力量)

作者: 甘肃李鑫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08:58 被阅读0次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06(倾听的力量)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其实是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是“我”“我们”在沟通交流中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另一方面是“他”“对方”在与我沟通交流中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一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分析和教“我”如何对我自己进行或表达“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从第七章开始,便是探讨如何倾听他人,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并给予反馈。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特别是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原因很简单,当我们在遭遇他人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希望尽快帮助对方摆脱痛苦的处境。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身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禅语说得好:“不要急着做什么,就站在那里。”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记得前些年,我担任班主任期间,好多同学都愿意找我谈话。甚至有学生说,和我谈一起话之后,会觉得学习更有动力,考试成绩会有提高。其中一位同学专门在高考前的晚上找到我家里,坐了一个小时。呵呵,当然没有这么神奇。不过,回想当时我与同学交流。最初是我找同学们,后来,是同学们排队来找我。要说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其实就是两个字“倾听”。我与同学们交流,首先,我充当好了一个倾听者的角色。能够让同学们把自己压抑在心中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有些同学说着说着,会掉一些眼泪。有些同学说着说着,会有些激动。但没有关系,我就坐在他的身旁,身体前倾,用心地在听着,要么微笑着,要么点点头,要么简单地反馈一两句,把自己的理解主动在告诉同学们,让他感受到我在真诚的听,在用心地体会着他的感受,真心地想为他提供帮助。其实,对于好多同学来说,大道理都懂,也就是说“听过了好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只是在学习和生活、情感等压力之下,需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来倾诉一下。当他们的倾诉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问题基本上就得到了解决。每次与学生沟通,只是到了最后,我在简单在给一些建议,然后告诉学生,如果有问题请继续来找我,我们一起想办法。

再后来,我学习研究SFBT,并尝试着运用SFBT技术进一步改进我与学生沟通的效果,每次我与学生交流结束,我都会写下交流过程,算是对沟通过程的一次复盘。我边写边反思,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在哪些方面做得有些粗糙,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然后给出改进意见。这时如果恰好又有学生来找我谈话,我正好可以有意识地弥补一下自己在和前一个学生交流中的遗憾。

当然,人是活的,问题是常新的。没有一次交流是可以预设的。人与人的沟通到了最后,不光需要技巧、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的品质,人的价值观。没有对生活的热爱,没有对教育的执着,没有对生命(学生)的尊重,再多的技巧都是枉然。要说技巧,人自身就是最大的技巧。

当然有时候,作为老师,我也心情不好,渴望别人的理解与倾听。可是,哪个倾听的人在哪里,不知道,只能找自己,写下来,或者听音乐、去散步。或者读书,与智者交流,与古人沟通。然后在大脑中畅想,或者通过写读书体会来表达自己、观照自己。如果这个时候,学生来找我谈话交流,我经常会找个借口推掉,“我想在还有点忙,下午了再看有没有时间”或者“我还要去参加一个会议,明天怎么样?”感谢那些可爱懂事的学生,他们虽然不知道我当时心情不好,但都会非常礼貌地跟我说:“老师您先忙,明天我再来找您,再见!”也有一些同学,比较敏感,会感受到我情绪的变化,会在我们下一次的交流中,试着问“老师,你昨天好想不开心,遇到什么事了吗?”这是他们对我的理解,是他们在帮助我,说实在的,每次听到他们能这样愿意倾听我的故事的时候,我都感动得有点想流泪。这就是倾听的作用。我在倾听他们的需要和请求,他们也倾听到了我的需要和感受。所以,与学生交流谈话并写下谈话过程,费时间、费精力,但我乐此不疲。

今天学习《非暴力沟通》,再来体会倾听的力量,让我重新想起了过去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交流画面:时间、地点、内容、人物、形态、对话过程等等,因为有文字的记载,一切都非常清晰可见。当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非暴力沟通”,但现在想来,那种沟通真是暗合了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从而促进了我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06(倾听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ep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