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上朝携带的笏板有何作用?清代为何废除?
文:枯木
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当中,看到皇帝临朝的时候,官员们手拿长条形的板子,奏事应对。那么,这个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历史演变如何?为何到了清代就没有了呢?
这个板子叫“笏”,也叫“笏板”,后代也称之为手板、玉板或朝板,其诞生的年代久远,最迟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且在当时就对笏板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礼记》是对先秦典章制度的记载,其中《礼记·玉藻》中,关于笏板的功效、使用和规范,有着多处记录。
笏板最早并不是大臣专用,而是从天子到官员,都使用的随身配饰。其功效有三个方面:第一主要是作为身份的象征,第二奏事应对和记录君主言行,第三是起到遮挡作用,以显示恭敬。
《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古代文本没有标点符号,因而经常引起歧义,此为笔者断句,以前资料标点为“士竹本,象可也。”),这段话说明,笏板从天子到诸侯以及士大夫都有笏,并且天子(周天子)用的材料是美玉,诸侯王用的是象牙,大夫(世袭贵族)用的是鲨鱼纹饰(鱼须文)的竹子,士(依附于世袭贵族的下层贵族)用没有纹饰的竹子,并且大夫和士的笏板,下部可以用象牙板。
关于笏的长度,同样有规定,《礼记·玉藻》:“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商周时期的度量衡和如今不同,商代一尺合今16.95厘米,周代一尺合今23.1厘米,因而,按照《礼记》规定的形制,那时笏板的长度大约45厘米到60厘米,中间宽5厘米到7厘米,然后按照诸侯、大夫、士的层级,依次减少1/6。
那么笏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呢?《礼记·玉藻》:“天子搢挺,方正于天下也,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意思就是,周天子插在腰间的是正方形的玉挺,诸侯王用的是“荼”,形状是上端两角呈圆形,下端两角呈方形,这是表示诸侯降于天子;大夫用的笏板,其上下四角都是圆的,这表示大夫既要比周天子规格低,又要比诸侯王稍降。
由上可以看到,笏板的第一种功效,主要是身份的象征。而第二个功效,则是作为奏事应对,《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造”的意思是“到,上前”,可以看出,由于在君主面前应对筹划,指指画画,为了显示礼节,奏事先用笏,便用双手执笏,表示尊敬。并且听到君主颁布命令后,记录在笏板上。
而第三个功效就是遮挡作用,《礼记·玉藻》:“笏毕用也,因饰焉。”,这里的“毕用”解释有点难度,很多人认为是“完毕”的意思,笔者认为不当,应该是“毕”通“蔽”,表示“遮挡”的意思,这样翻译通顺,大意为:因为笏板是用来遮挡(朝见君主)的,因而在背面进行雕饰以显示美好,(正面则是为了记录,因而空白或者写字)。由此看到,笏板还起到遮挡作用,以显示对天子的崇拜尊敬。
而关于笏板的适用场合,《礼记·玉藻》也有说明:“见于天子与射,无说笏,入大庙说笏,非古也。小功不说笏,当事免则说之。”,这段话最难理解的是“说”,笔者理解为:朝见天子和参加射礼,不需要插笏板,因为不是奏事;进入太庙祭祀场合,携带笏板也不符合古礼;小功以上的服丧期,官员可以不插笏板(因为有精美的纹饰),如果免于服丧则可以插笏。
然后是笏板的使用,《礼记·玉藻》:“既搢必盥,虽有执于朝,弗有盥矣。”,将要使用笏板前,必须先盥洗,然后将笏板插在腰带上。笏板插在腰带上后,即便是上朝朝见,也不需要再次盥洗。这里表明,笏板是随身配饰,在佩戴以前要盥洗,佩戴上以后就不需要重复盥洗了。
永元十年执笏图画像石
以上是关于笏板的形制、材质和功效,以及使用场合和程序的先秦礼法。关于“笏”的词义,东汉末年刘熙(字成国)的《释名》解释∶“笏,忽也,备忽忘也。”,其实这只是指出了其中一种功效。而郑玄(字康成)则解释:“曶者,臣见君所秉,书思对命者也。君亦有焉。”,则指出了另外一种功效,并且指出“笏”也为“曶”,然而最重要的身份象征均未提及。
东晋范宁注《春秋榖梁传集解》,其中《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范宁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由于笏板是插在腰带(绅带)之间,后来就成为搢绅,东汉郑玄在注《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时,引用汉代郑司农(郑众)解释:“晋读为搢绅之搢,谓插于绅带之间,若带剑也。”,这也是后代“搢绅士大夫”的出处,指插笏板配饰于绅带,延伸为身份象征,再后来缙绅和搢绅通用。
虽然随着东汉造纸工艺的不断改变,纸张已经成为言行绘画的主要记录载体,然而笏板并未消失,由于朝廷官员的频繁使用和配饰,反而主要成为高级官员的身份象征,同时,还延续了商周时期的材质代表身份的高低。
南北朝时期,五品以上通用象牙,六品以下,兼用竹木笏板,如《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是说,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到了唐代,笏板以诏令形式成为正式制度,《旧唐书·舆服志下》:“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诏五品已上执象笏,已下执竹木笏。旧制,三品已下,前挫后直,五品已上,前挫后屈。武德已来,一例上圆下方,其日敕。”。
阎立本《步辇图》
随后略有改变,“开元八年九月敕”颁布诏令:“诸笏:三品已上,前屈后直;五品已上,前屈后挫,并用象;九品已上,竹木,上挫下方。男以上听依品爵执笏,假板官亦依例。”。同时,唐代还对官员的服饰配龟以及服饰颜色进行规定,“职事三品已上龟袋,宜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服饰颜色三品以上紫衣,五品以上朱衣,七品用绿色,九品用青色。
唐代还有个趣闻典故,那就是“笏囊”,《旧唐书·列传·四十九·张九龄传》:“故事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意思是由于前人把笏板插在绅带上,然后再骑马,宰相张九龄身体羸弱,不方便,便让仆人携带笏板,后来就因此用布囊携带笏板,没想到竟成时尚。
元代 永乐宫壁画
宋元明时期沿用唐代服饰规定,官员笏板颜色和服饰相匹配,服朱衣者用象牙笏板,服绿衣者用槐木笏板,《明史·舆服志》记载:“一品至五品,笏俱象牙。……六品至九品,笏俱槐木。”。这样,在朝廷各种场合,按照服饰和笏板材质,立刻就可以区别出官职大小,也利于礼官安排相应的排序位次。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道:“大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可见,象笏不但是身份的象征,而且世代传承保存。
而到了清代,笏板被彻底取消,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看到大部分资料都这样解释:“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笔者感觉到这样解释太随意并且太富于想象。因为笏板是用来上朝用的,您听说过谁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骑马?岂不是开玩笑?!因而多说一句,现在的不少历史文章很多都是胡言乱语,没有一点严谨的历史考据精神。
那么真实原因何在?以笔者揣摩,主要有四点:
第一是清朝满洲人统治,因而尽可能摒弃汉人传统,延续满族人风俗,而在满族议政传统中,从未有过笏板一说,况且清初大臣主要是满族人,因而并非是废弃笏板,而是从来就没有过,并且后来这一礼制就没有被提出来。
第二,清朝皇帝,大多比较勤政,对大臣的升迁,很注重口才和应对能力,因而用笏板显得缺乏主见,应对迟缓,很难受到重用,因而汉族大臣也入乡随俗,不再使用笏板。
第三,服饰制度的演变,清代官员的朝服,多为袍服,没有明代以前的那种腰带,因而插笏无从存在。
第四,纸本奏章成为朝廷议事的主要形式,许多需要讨论的话题,大多都以奏章文稿形式上奏给皇帝,因而不需要再用笏板提醒。
以上四点,使得在清代笏板礼制没有延续,从此,笏板成为历史,然而搢绅士大夫却流传了下来,成为身份的象征。
2020/4/13榆木斋
参考资料:
《礼记》西汉 戴圣
《释名》东汉 刘熙
《说文解字》东汉 许慎
《春秋榖梁传集解》东晋范宁
《南北史》唐 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 刘昫等撰
《明史》赵继鼎等纂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