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世界上每一分钟发生的新闻通过网络世界点燃、汇合、爆炸。花样繁多的社交平台充当了传声筒,让每件事的舆论进一步发酵,最终或在翻腾中逐渐偃旗息鼓,或直接悄无声息地销声匿迹,人们叫嚣着“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先贤曾遇到过两小儿关于太阳的辩论,延续千年到现今的网络时代,仍处处可见让人哑口无言的针锋相对。年龄、阶层、经历造就了思维方式的差异,涵养、学识影响了表达态度的言语,往往在不止是非两种可能下人们揪住不同的重点高谈阔论,纵使藏在屏幕的另一端,也难掩为了输赢而争得面红耳赤。
互联网广博的包容性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观点,赋予了每个人适度的言论自由。
有些观点值得辩证,历史上被哲学家、科学家们讨论了上千年的难题,随着时代发展渐渐有了新的答案,提供给了当代人新的阐释角度。很多时候没有非黑即白的对错,辩论带来更多的是人们在话题下的思考,对内心的审问,渐渐塑造经得住考验的三观。在底线之上,面对不同立场予以尊重包容,对待更合理的建议虚心接纳,完善自我。来自四面八方的价值观点碰撞出的火花,共同点亮大众文化的欣欣向荣。于是,许多之前曾被忽略的小众群体也能勇敢地为自己发声,收获了一边倒的赞誉的文艺工作者难得清醒地审视自身成就,即将问世的法律条款因为网友的集思广益被修复得更加完善……
但有的道德准则本是无需讨论的公理,却难逃被别有用心曲解的命运。逻辑漏洞尚可以辩驳一番,涉及到底线的价值观却屡屡被挑战。有的人怀着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发表一些猎奇的言论,有的人披着“存在即合理”的唯心主义的幌子为一切不应容忍的犯罪行为作掩盖,有的人对人对事任性地采用双重标准仍振振有词,更多的人固执地守住自己在井底看到的一方天空,拒绝看看多样的世界。
我向来不愿以恶意揣测他人的心理,总以为各人皆有难言之隐,无法亲身经历又怎能安慰说感同身受,以为众生皆有最基础的是非观念,以为善恶有报是万古不变的真理。然而作为旁观者,观察得久了才发现,因为各种原因,总有部分犯罪者逃脱了法律制裁;总有品行顽劣者油嘴滑舌地为自己开脱;总有部分有违公序良俗者,仍有让人目瞪口呆的支持他的声音;总有许多人仗着屏幕的保护脱口而出不负责任的言论;总有看似神采奕奕的人在夜晚脱下伪装……
起初我总会愤慨,会挣扎,会因消息好坏而影响内心情绪波动,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真相,后来才渐渐发现,浮出水面的不过是冰山一角,逞口舌之快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夏虫不可语冰,你永远不知道和你对质的人在网络那端处于怎样的生存环境。
当网络织进生活,科技的进步让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人可以跨越时空对话,个人的情绪显得渺小且可笑,个人的力量如蝼蚁般不堪一击,更多时候想要有所为却被各种明暗规则束缚住手脚,悲凉和无奈涌上心头。于是,并非是最佳选择,只是被迫渐渐沉默,心中奔腾的慷慨之气,在丘壑之间碰撞破碎,最终化为平静的水。尽管下面暗流涌动,深思熟虑后还是将想发出的声音生生扼在咽喉。
幼时读鲁迅,总是囫囵吞枣,并不理解为何遇到的语文老师们无一例外地推崇先生,见过一些人和事后才又重读鲁迅,发现字字一针见血,轻易就让人热泪盈眶。几十年前先生就提出“从来如此,便对么”,到如今仍有人前仆后继地涌去追名逐利,仍有网友们如千军万马般在某件事未知全貌时就群情激越,鲜有人停下来想“对么”。他说“我曾经尝得失望无论大小,是一种苦味”,是也曾有所企盼,后来发现苦难之所以磨炼意志,是因为它无法躲开,世上本没有人愿意追求这苦味吧。于是,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后来有句话于无声处给了平地一声雷一般的呐喊。“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先生从未彻底放弃,纵然失望如潮水,还是不甘心地发出最后的声音。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每当发生一件让舆论哗然的事件,总有人难凉热血,高谈阔论;也有人寒入骨髓,想发声而不能。为了明哲保身选择沉默,或是因为想说的话太多而如鲠在喉,很多人屡次的失望换回的便是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能为力。
可是,只要我们仍热爱这个国家,仍忠心地希望她成长,沉默就不应该是每个人选择的态度,救亡图存之际的鲁迅先生目睹了黑暗尚且不愿放弃,面对阳光下的阴影我们也应燃起自己内心的火苗。哪怕任重道远,哪怕有些顽疾根深蒂固,这个民族会更好的希望不应该被瑕疵掩盖,所以面对网络上的不平之事,动起来吧,沉默不会解决问题,但星火就可能燎原,毕竟我们站立在中国,我们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