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济寺楹联

作者: 李建力_27d6书法与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22-12-29 19:03 被阅读0次

    广济寺

        北京著名古寺之一,座落于西城区,现为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文物巨丰,在国内外佛教界享有崇高声望和广泛影响。

    广济寺创建

        于金代,初名西刘村寺。元代时改称报恩洪济寺,住持为万松行秀禅师,寺旁现有万松老人塔存世。禅师在该寺从容庵中,撰写了著名的《从容录》等二十余部巨著,行化于世。元朝末年,广济寺毁于战火。

    天顺(1457—1464)初年

        山西普慧上人偕弟子圆洪等云游到此,发愿复兴古刹。以工程艰巨,深感成功不易。当时掌管皇帝冠服的尚衣监廖屏有建寺奉佛之愿,知道后非常高兴,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了两年时间一座庄严佛刹从地涌现。廖屏又将此事上奏宪宗皇帝请赐寺名,明宪宗于成化二年(1466)下诏命名为“弘慈广济寺”。

        清代广济寺名声愈振,顺治、康熙、乾隆等御驾到广济寺,留下诸多诗文轶事,末代皇帝溥仪亦曾到广济寺。

        民国年间,政军大员、巨商名流、文人才子川流于此,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演讲。

        1931年广济寺不慎失火,主要殿堂损毁殆尽。

        1935年,住持现明法师在吴佩孚等人的资助下,依明代格局重修,建筑规模比以前更加壮观。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注下,1952年由政府拨款进行了全面修缮。

    1953年6月3日,

        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以广济寺为会址。从此广济寺成为中国佛教中心,为全国佛教信众向往之地。多年来,世界各国佛教领袖及佛教代表团络绎不绝到访广济寺,带来各国佛教界的友谊,使广济寺在促进我国民间友好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布局结构

        广济寺中轴线建筑现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圆通殿、多宝殿、舍利阁。殿宇之顶,或覆黄琉璃瓦、或覆绿琉璃瓦、或黄绿相间,熠熠生辉,庄严肃穆。两侧建筑有钟鼓楼、东西配殿、僧寮、东西方丈室等。此外还有东西跨院,尤其在寺院西北隅,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用汉白玉砌成的戒坛,真可谓雕栏玉砌,十分精美。戒坛今称三学堂,这是北京市内唯一一座清初戒坛,至今保存完好。整个寺院布局严谨,整齐对称,寺中有院,错落有序,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古朴素雅,庄严寂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官式佛寺建筑。政府拨专款进行过多次修缮,使殿堂更加清净庄严,环境优雅。

    圆通殿门楹联:

    慧日常明千处祈求千处应,

    慈云普荫万人称念万人灵!

    广济寺牌坊 楹联

    算永东华,若木光腾春九十;

    祥开南极,蟠桃花放岁三千。

    题广济寺,广济寺位于阜成门内。 若木:《山海经》:“灰野之山,有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日所入处。

    李建力手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广济寺楹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wt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