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661057/339dcfc3fd03c67c.jpg)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你并不奇怪,你只是与众不同而已。
最初听到这句话是从心理师朋友那里。
那天从她工作室出来,高架桥上空的天分外的亮,那一抹抹云出奇的轻盈、飘逸。我依然看到一团厚重,它如同冬日堆积的雪,与众多云丝一起悬浮在湛蓝的下方,或远或近。
那大概是我。
再次听到这句话是在韩剧《超异能族》。那一瞬间,我看到的是他和她,一样拥有超能的孩子,而非我自己。我回望看云朵的那时的自己和此刻的自己,填充我的是时间带来认知的提升和诗词的力量。
曾迷恋苏轼的才华,曾欣赏他的豁达,也曾看到他的深情。看的多了,走的近了,突然有一天意识到当一个人从如云端的高处跌落受伤的岂止是身体,千尺般的落差将内心也会砸的稀烂。他也是郁郁寡欢的......
看到抑郁的他,看到伤心的他,看到哭泣的他,均从他的诗词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61057/4a8db0dd5cb37753.jpg)
他不仅会感慨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的悲苦,而且会暗暗伤“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的心神,更会在行书的肆意中一气呵成《黄州寒食帖》,一书内心的彷徨与苦闷。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一字、一句都是见证。他没有世人所说的那么豁达与洒脱,也没有那么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事实上,走向通透的道路艰难且漫长,他有寂寥的身影和悲伤的心境。
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都在的这样的路上踽踽独行,平凡之人的悟性没那么高,觉醒也没那么快。
我亦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61057/1a9ea5c1591200aa.jpg)
直到有一天完整地再次遇见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第五首,也是流传最广的那首。其实,他的五首离思全是关于他的妻韦丛,她的容颜,她的生活,她的才能,她的突然离世。
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再看被自己引了无数次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忽然意识到,少年时期,在意最多的是风景的比对和对壮丽山河的向往。如今,走过、看过世面的人再也回不去了,即使那井底的风景曾那么迷人,曾那么温馨。
而元稹隐喻的是爱情。他失去了,但他没有哭,没有悲悲戚戚。他写道: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在他眼中,在他心里,她就是沧海,就是巫山之云,就是一整片花海。他懒的再用心,再用情。他用慵懒完成爱的祭奠。
她走后,他的世界一半是她,一半是道。一半是深情,一半是清心寡欲。万般花丛过,他的懒回顾,他的淡然和充盈的身影显的更洒脱。如果说苏轼在心里、在词里的哭一哭是疗愈,那么元稹的道和阳光与明媚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疗愈。
也拟哭穷图,抑或懒回顾,都是一种选择,惟愿你感受到的世间轻松、轻盈、轻快。
于我,头顶累积的冬云氤氲开,成缕缕云彩,成阵阵微风,拂过耳边,化成远方一缕曙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