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典句出自宋·苏轼《倦夜》: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释:
倦枕:即对枕头厌烦,就是失眠。
未明:未见天亮。
残月:这里指天将明的月亮。
衰鬓:人老而头发稀少。
旅怀:客居情怀。清:清苦。
络纬:即蟋蟀,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虚织: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用来形容文章或者说话的说辞华丽繁琐、内容空洞,缺乏具体的实质性内容。此处有讥讽蟋蟀空喊无用的意思。
译文:
长夜厌烦,枕头上都觉乏人,左顾右盼,小窗外总不见天明。耳边传来孤村的狗吠声;残月一下有几人在行动。我双鬓早白而衰老,旅途的情思空空胸中静。眼前荒园中,蟋蟀声声叫个不停。它不断虚声好似纺绩,空鸣叫哪能有功成?
赏析: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写失眠的人讨厌夜长,窗户仿佛永远也见不到亮似的,所以才有“厌长夜”一说;但黑夜又偏偏不肯退去,窗户老是不见光亮。
“厌”“终”,表明作者失眠时间之久,情绪之烦躁,对天明的切盼。
作者失眠之因,不外乎被贬的不幸,对前途的担优,生活的艰难,或者是对自己年老而无所作为的悔恨。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作者失眠可能很久了,时间可能是五更以后,天快明了。
通常,深夜是没有行人的,为生计奔波的人多半是黎明以前早起早行,所以引来犬吠。
孤村,点明作者自己所处。残月,点明时间。两句简洁形象地写出荒寂的孤村黎明的景象,同时也衬托出作者寂寞的心情。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苏轼此时已经“衰鬓久已白”。北宋官员升沉不定,调动频繁,经常不能安居,苏轼饱尝其苦,“旅怀”即指此种情况。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这里作者以荒园络纬自比,感叹自己只是空喊,并未做出什么于人民有益的事,正如蟋蟀终日“织呀织”,“织呀织”的,只不过是空喊,是虚织。
苏轼《倦夜》中的前四行诗,在艺术上可与李白《静夜思》媲美。同样是写窗前月下,李白写床独不言窗,东坡写窗而不言床,也只字不提故乡。
只比李白多闻“一犬吠”,似乎挡着了回乡之路。把他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欲归不能的痛楚写得淋漓尽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