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发动很多大的战争之前,都要写一篇讨贼檄文。比如夏商周时期就有三篇著名的征讨誓辞,那么,为何要在打仗前发表檄文呢?原因有三个:
第一,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出征理由。
第二,鼓舞士气。
第三,军民动员,帮助自己赢得战争胜利。
下面就学习下那三篇改变历史的战前檄文。
1.《甘誓》
夏朝初时,有扈氏不服启推翻禅让制,闹妖作乱。夏启以天道名义出征讨伐,在有扈氏南郊甘水之滨发布临战誓词,这就是历史有名的《甘誓》。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勦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
2.《汤誓》
商代开国君主商汤在推翻夏朝的誓词是《汤誓》,从中可以看出,商汤是以天的名义来攻伐夏桀,使“商革夏命”有了很大的合理性,最终商汤在鸣条打败夏桀。
王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
3.《牧誓》
武王克商,决战将在都城朝歌郊外的牧野展开。姬发在战斗打响之前的誓辞,就是《牧誓》。—甲子日的清晨,天将明未明之际,武王面对自己的军队,发表战前最后的动员。
二月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远矣西土之人!”
王曰:“嗟!我有国冢君41,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徽、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离,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91477/37856797595715b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