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是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一笔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自己的生命,只要自己还在活着,还能思考就能创造出有意义的东西。
虚空的世界本来没有任何价值,所谓的价值不过是让自己心安的东西。永远不要失却本心,去追随社会认可的价值,这样将永远活在冲突之中。
目前的社会热闹浮躁,人类崇尚科学和金钱,是所谓的唯物主义。人类浮躁、焦虑,带着各种目的去做事情,不能让心放松一刻。这个时代的人,显示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爱知识,这个时代知识都任何时候都宝贵,知识比任何时候都能随意变现。
这个时代的人比任何时代的人都爱读书。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教大家如何看书,如何思考。人类不再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力,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了成功地获得金钱。读书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为了装潢自己的大脑,更是为了及时变现。
更让人觉得悲哀的是,某人为了宣传写书稿的课程,打出了这样的广稿:高中生大姐学了这套写书稿课程,也快速地实现了变现。我无意贬低谁,但是作者为了”高中生“这样的词汇来吸引人的眼球,目的到底何在?是为了说明写书稿的门槛低?还是为了说明他们的写书稿更容易变现呢?
我一向认为涉及到文字的东西,里面最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文字背后思考的过程,浸润在文字里面的思想。失去了思考和思想的文字,也失去了生命力,无异于乱码的堆积,不读也罢。
以前读书是为了和伟大的人进行思想的交流,为了向伟大的人学习。但是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出书的时代,选择书籍确实是需要考察眼力的事情,如果无从暂时没有眼力帮助自己选择,读经典永远都是最正确的选择,读某个领域的经典之作和某个领域里大家之作,其他人的作品只能作为餐后小点心少量吃一些。人的生命是有限又宝贵的,不要随意浪费生命。
读了很多书,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仍然纠结无奈的人,大有人在。我不停地在琢磨、思考,为什么很多人过不好这一生呢?杨绛女士说过,那是因为读书太少了。
但读了很多书,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方面只是你认为自己读了很多书,反而被书所困,真正的原因是读书不够;一方面是读得书不是经典之作;一方面读书没有真正的吸收,没有思考把里面的知识内容变成自己的,结果是书是书,你仍然是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没有去践行书里面的道理,行知合一。不然最后还是书是书,你是你,相看两不厌。
我们不是成为了那样的人,才能做到那样的事情,而是做到那样的事情才能成为那样的人。孟子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你穿尧的服装,说尧说的话,做尧做的事情,就是尧。你穿桀的服装,说桀的语言,做桀做的事情就是桀。并非成为尧了才能做尧做的事,而是一点点做尧做的事情才能成为尧。
不是成为了巴菲特才能做成股神,而在慢慢在积累股市的知识,一点点地践行才能成为巴菲特,当然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其他人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巴菲特。
所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好怎样的人生,就要按照那个人的事迹来做。这又说到了榜样的作用。我们看名人传记,向名人学习,就要是学习名人的言行。看完之后,不要合上书本,仰天长叹,这哪里是人做的!书本扔一边,别人是别人,你是你。
现在很多人崇拜偶像。大多数人崇拜的是偶像的鲜衣怒马,却根本看不到偶像背后的努力与汗水。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每天早晨4点起床开始写作,坚持跑步,过着苦行僧般的自律生活,才有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问世。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
践行,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它需要静下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需要忍受漫长的寂莫,和莫测的前途。因为有些事情并非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会成功,这又涉及到命运、机遇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甘于寂寞,心平气和、脚踏实地的一步步走下去,其实无论结果怎么样,最终都是好的。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可以掌控的只有自己的情绪和看待事情的态度。
过程远比结果更有意义,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有价值的。在漫长的时空中,每个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是一个偶然事情,一心一意想着留下点什么的人,不过如在沙滩上作画,却希望画作永存。
不想付出的人,只能安于平庸。又不想付出,又不能安于平庸的人,一生都会在痛苦与纠结中度过。就像下山的猴子总想着前方有更好的东西,扔了 一件又一件,最终却一无所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