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告诉我们: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保持在记忆力里的概括、结论、规律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一下影响孩子思维和智力发展的“关键知识”,就是指那些反映本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律和规律性。我们应该让学生们准备必要的专门的本子,把这些内容抄写下来并熟练牢固的掌握在记忆里。
如果对某一学科来说,要识记的东西越多、便复杂,那么他就应该有更多的“智力背景”的阅读。这里所说的阅读并不是指,学生的海量的、随心所欲的、以个人爱好为出发点的阅读。这种阅读应该跟学习本身密切相连。通过这种阅读可以深入的思考该学科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这样他们在学该科目书本上的内容时,就越发的轻松,越来越容易,也能很好的连接知识之间内部关系,更好的建立知识网。这时,他们学到的知识是可以随时灵活运用的,而不是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的模块。
孩子的五年级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相关历史内容前,如果在四年级就开始阅读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中国老故事》《半小时漫画中国历史》等书籍或通过音频听有关历史方面的故事,在学习课本上的相关知来就会轻松很多。历史对于他们不再是枯燥的数字、任务、事件,而是一个个有着生动联系的故事。因为前期的阅读和听故事都为他们的课内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书本上的那点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沧海一粟。
儿童小时候喜欢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并喜欢动手做实验,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他们学习科学课就特别轻松,也会通过课堂的教学引发他们更深入的探索。而科学老师的协助和指导,也会加速他们在探索之路上,走得更深,走得更远。
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就告诉我们:尽力为你们的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力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吧。
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需要教师专业的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