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敬畏心乃幸福之道

作者: TXB | 来源:发表于2017-01-14 16:30 被阅读174次
    常怀敬畏心乃幸福之道

    一、“敬畏”就是看到一种比自身伟大得多的事物所产生的情绪,是一个难得美好的体验

    万维钢《“敬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节选:

    首先,现在心理学家有明确的定义,“敬畏”,就是看到一种比自身伟大得多的事物,你所产生的情绪。这个东西可能说特别大、特别美、特别高水平,或者特别重要,而你的体验就是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观都需要改变才能理解它。

    比如说,人生第一次面对一片空旷的大平原,很高的山,一望无际的海洋这些壮丽的景色,人会感到敬畏。再比如说,目睹自己孩子出生,这是生命的奇迹,你也会感到敬畏。

    心理学家之所以研究敬畏,是因为感到敬畏,会让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一些变化。

    敬畏能让人更迷信。你会认为所有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也许世界有一个更大的主宰,你可能更容易相信上帝存在。

    敬畏能加强人的集体认同感。你感到自身的渺小,就越发愿意成为某个集体的一员。

    敬畏能让人更愿意与人合作。有实验表明产生敬畏感之后,人会更愿意捐款和帮助他人。

    敬畏还能让人更热爱和平。有调查研究发现,凡是上过太空的宇航员,都会表示在太空看地球的时候,那种敬畏会让他强烈地感到整个人类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搞什么争斗呢?

    而且我们喜欢体验敬畏。有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刊登的那些壮观的宇宙照片特别容易被转发,人们是在分享敬畏感。

    ……

    以我之见,所谓敬畏,就是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的认知范围之外的“恐慌区”的事物产生的情绪。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美好体验!没有敬畏之心并不代表一个人很厉害,只能说明这个人的格局太小,只关心自己身边的一点事情。

    二、幸福就是成为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

    万维钢《科学版“无为”解读2:心理学家的心流和中国的道》节选:

    中国人不讲上帝也没有一神论,但从周代开始,中国人很讲“天”。比如我们至今说话还爱说“苍天有眼”之类。天有精神,可能还有人格,它滋养万物,并且充满善意。如果你做事符合天的规律,天就会回报你。而天的规律,就是“道”。

    无为,就是做事符合道。更准确的说,是你放松自己,把自己交给“天道”——这么一个你认为确实存在,而且比你自己更伟大的东西。

    ……

    现在森舸澜说,既然古人说的无为有一种宗教精神,那么现代人不信“天”这个宗教了,应该怎么追求无为呢?答案是你可以使用任何一套价值观系统去代替“天道”。

    自由主义就是一套价值观系统,也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宗教。你还可以往里面加进去别的东西,比如说知识、家人、真正的好友、大自然等等。关键在于,你得相信,这套系统是比你自己更大的东西。

    如果你做的这件事,符合你的价值观系统,而进入了忘我的状态,这才是无为。

    我听过一个特别流行的理论,说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b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 成为一个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我们看企业家爱说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目标”、“使命”、“价值观”,都是这个意思。

    再回到科学视角。如果“德”是来自一种信仰,那么现代人的无为,还有社交作用吗?我们为什么非得往心流里面加一个价值观系统呢?

    答案是无为的确就有那么厉害的社交作用。无为,是特别自然,自发式的发挥,这种自然无法伪装。当你呈现无为的状态,你的确就充满魅力,人们就是会信任你和亲近你。像希拉里那样的政客哪怕把演讲词背得再流利,我们一看就觉得她特别假,举手投足充满做作,无非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价值观系统的支持,使用意志力刻意地去做这件事,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哪怕你认为“德”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能量,也没问题。

    从做事来说,无为可以让我们最好地发挥。从社交来说,无为可以让我们跟别人良好相处,影响他人,甚至治国。

    万维钢这两段文字可以总结如下:

    1、人天生会对比自然界中自身伟大得多的事物产生敬畏情绪,且这种情绪会带来幸福、快乐的体验。(或许这种反应模式是经过长期自然淘汰选择后留在我们基因里的,我们的祖先遇到不可理解、不可控制的事物时,放下理性思维(进入忘我的状态)无条件接受(敬畏之心)是最佳选择,否则大脑时刻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将大量消耗能量,是不利于生存的)

    2、除了自然界的事物,“目标”、“使命”、“价值观”等这些人类的虚拟认知也可以当做“比自身伟大得多的事物”,同样可以产生敬畏情绪,进而获得幸福、快乐的体验。(宗教现象即是典型的例证)

    3、“忘我”是这种幸福的特征(其实回头想想,所经历过幸福时刻似乎都是处于“忘我”的状态),虽然不能断定“成为一个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是幸福的唯一来源,但“成为一个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确实是达到“忘我”状态的有效途径,从而有助于获得幸福感。

    三、人性有两个基本的诉求“意义”和“规范”

    罗振宇《王阳明的心法》节选:

    信心不仅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它即使不成功,它可以让我们内心充满了安定感和幸福感,这是我们人这个物种最深的人性。

    人是什么?人是一种具有超强的模式化能力的动物,就是一堆乱七八糟、世界万象,我们就有本事给它抽象出简单的原则和规律,不管这个规律靠谱不靠谱,我们一定要赖以生存。

    所以人性当中有两个基本的诉求,第一叫意义,第二叫规范,就是我为啥活?那为了这个目标,我怎么活?这两个东西一有,幸福感油然而生。

    很多人批判宗教,这不对那也不对,什么神神鬼鬼,但是宗教其实是人性的反应,它就是提供了这两个必需品。修个来生吧,怎么修?按我的一套宗教仪轨,你就可以修到来生。这个东西有就比没有强,再荒谬,也比一个人在漫无目的的人生当中独自行走要强得多。

    人性有两个基本的诉求“意义”和“规范”,其实就是找到“比自身伟大得多的事物”比如宗教,对之产生“敬畏”,无条件的接受它、加入它,以它为人生的意义、行动的指导。

    四、“奉献”带来的幸福是无限的

    樊登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节选:

    人对意义的追寻会导致内心紧张而非平衡。不过这种紧张恰恰是精神健康的必要前提。在集中营里,那些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某项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最有可能活下来。精神健康有赖于一定程度的紧张——即已完成的和有待完成的任务之间的紧张,或者是当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紧张是精神健康必不可少的。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

    存在之虚无

    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叔本华的话了: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事实上,厌倦所带来的问题要比焦虑带来得多。自动化会导致工人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许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大量的闲暇时间。

    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意义疗法试图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必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而不是来问医生。意义疗法既非说教亦非祈求,既不是道德劝诫也不是逻辑推理。治疗师的作用是拓展患者的视野,是他意识到其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

    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者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杨霞:幸福分为两种:靠“获得”获得的幸福,和靠 “奉献”获得的幸福。靠“获得”能获得的幸福是有限的,因为“获得”是有限了,价值也是有限的;靠“奉献”获得的幸福是无限的,因为奉献是无限的,价值是无限的。

    奉献是“成为一个比你大得多的东西的一部分”一种方式,因为你不再局限于自我的需求了。

    五、要保持对操作系统的敬畏

    吴伯凡《看不见的操作系统》节选:

    那条小金鱼,也就是大海的女王,它其实是一个操作系统,而它能够变出的所有的东西都不过是一个个的应用软件。

    当你不再满足于拥有这些应用软件,而直接想成为操作系统的时候,你已经丧失对操作系统的敬畏,你也想来一个像现在的这些创业家们要做的事情,来一个彻底的颠覆,那就不行,一切都回到原处。我突然明白了,普希金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只有一个,我们要保持对操作系统的敬畏。当然,这个操作系统碰巧还是女的,它是女王,是女神。

    ……

    在《道德经》里头,无不仅仅是天地的本原,而且是整个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道德经》很难读,有很多朋友要读《道德经》的时候,我让他们读一本相对比较通俗,但是像砖头一样厚的书,叫《失控》。我曾经请教过KK,我说你整本书的哲学基础是什么?他告诉我是《道德经》。

    所谓失控就是一种表面上没有控制,实际上一种无形的方式在控制这个世界的那种力量。面对万事万物,我们常常会有控制的冲动,而这种控制的冲动和行为常常是无效的,整本书翻来倒去告诉你,我们要学会尊重那个无形而巨大的力量。这一个无形而巨大的力量用我们前面的话说,其实就是操作系统。也可以说是气候,也可以说是女王和女神。

    吴伯凡这里的“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前文提到的“比自身伟大得多的事物”,也可以理解为“世界背后的规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怀敬畏心乃幸福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we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