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想法
缺少依恋的对象,就会一生向外寻找

缺少依恋的对象,就会一生向外寻找

作者: 暖楠说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07:06 被阅读8次

    记得小家伙大约半岁左右的时候,我和姥姥带着他在从深圳回银川的飞机上,可能因为飞机上太热,小家伙很不安,哭闹不止。

    姥姥整个行程都很平静、淡定,任凭小家伙哭闹,她只是顺着宝贝的各种肢体动作,摆弄着自己的姿势,或者揽在怀里,轻轻抚摸宝贝的背部。宝贝匍匐在地上,脸也贴着地面时,她没有一句哄劝,但也没有一丝厌烦。

    那时作为新手妈妈,我反而有些不淡定,担心宝贝的哭闹引来周围嫌弃的目光,竭尽所能地想制止他的哭声。

    拿了些吃的想哄哄小家伙,但又觉得不妥,更加重他的不适。没想到,姥姥看见我拿的东西后指给宝贝看,然后用征求的眼神看着宝,像是在说,你想要吗?宝贝一把拿了过去,笑了。

    虽然几乎大半个行程小家伙都在哭闹,但后来我没感觉到一点烦燥;对于姥姥,我更是充满了敬意,虽然没有学过专业育儿,但我感觉到的是,姥姥对孩子本性的无尽尊重,不哄劝、不斥责、不左右其选择。

    或许一切顺其自然,正是姥姥“制止”宝宝哭闹的最好方法。

    由此我想到了“依恋”和“60分妈妈”。姥姥的姿态像是在告诉孩子,“你怎么样我都可以,但我能做到的,只是‘看见’你,我不哄劝你,是因为我无法满足你的所有要求”。

    让孩子的本能喷涌而出,但只给予适当的回应,其它部分留给孩子听从他自己“精神胚胎”的指引,或许这就是姥姥“有力量”和“善意”的地方。

    学会了依恋的人,他会拥抱真实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容易呆在自己的世界中,并认为自己的世界才是精神的归宿。

    所以,依恋的形成,需要孩子有这样一种基本的感觉:妈妈基本上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但“坏”不会淹没“好”;我基本上是“好”孩子,有时候是“坏”的,但“坏”可以被接纳,也可以被自己所接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缺少依恋的对象,就会一生向外寻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zo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