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朋友圈,看到大学同窗参加干部培训班,真是有些没想到,然后点了赞,之后他给回了消息,彼此问候了一下如今也算是前程似锦。
在大学时,我们在一个班,他是体育委员,性格质朴,热情友善,有着藏族人民特有的开朗奔放,说话直来直去。个头儿不高,一米七左右,黑红色的的脸,典型的高原红。
他们的眼里,人只有好或坏,对于南方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有着特殊的情感,就是单纯的觉得狡猾奸诈,和人相处,总是别有企图。
和他在大学的日子里,他和我们宿舍那个安徽同学,相处的很不好,我曾几次试图缓和他对于南方人的看法,但都没有成功,似乎已经是有些根深蒂固了。
据他说,他是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一个偏远县城里,这些年里唯一的藏族大学生,他出来报名时,还曾跨马游街了。听的我一愣一愣的,在我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他考上大学后,他爸爸还带着他一起去朝拜他们民族的圣山,类似于我们内地的那种还愿,感谢神灵保佑他考上大学。
他说那山上有很多很多钱,我笑着说,“你就没捡点儿带回来?”
“你以为我不想呀,我就多看了几眼,我爸就给了几巴掌。”他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他给我说,在他们那里的学校里,没有几个少数民族的学生认真学习。在教室里,要么调皮捣蛋,要么睡觉,下课放学后,一起去玩,玩着玩着就打架,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老师根本管不了,也没法管。
他说这些我相信了,因为即使在大学里,他们一起的藏族同学,经常因为这样那样鸡毛蒜皮的事儿和回族的同学打群架,保安根本管不了。
我问他,你们干嘛总是和回族的同学干架?他说两个民族的矛盾已经很久以前就结下了。一百多年前,青海玉树的这一片草原都是他们部落的,后来因为清朝皇帝镇压“陕甘回乱”,那些回族人跑到这边来避难,他们就收留了这些逃出来的人,给他们了草场。结果后来他们不知足,胃口越来越大。侵占他们的草场,然后两个民族经常因为牧场而进行械斗。
在和他相处的日子里,他热情好客。假期回家,经常给我带一些他们那里的特产,像油菜花蜜、糌粑、酥油茶、牦牛肉干、冬虫夏草。有两次放寒假时他还没回家,还专门过来到车站送我一程。
他的学习也确实很一般,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民族的传统,没想到毕业后他进入了政府部门,如今被领导器重,还参加了“干部培训班”,以后的官途一片光明,心里真是很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