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心理专题推荐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那些逝去的人并未消亡,只是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那些逝去的人并未消亡,只是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作者: 水湄青萍 | 来源:发表于2017-10-21 16:13 被阅读188次

    文/水湄青萍

    写在前面:

    在上一篇文章《如果死如秋叶般静美,为何我们不敢直视它》中,我粗略地探究了中国人之所以忌讳谈论死的原因——

    因为儒家、佛家传统主流思想的影响,我们没有养成理性的思维去看待死亡本身;

    因为宗教信仰的缺失,我们没有勇气去直面死这件生命中的必然之事;

    因为死亡所带来的无意义感,我们宁愿纵情声色,今朝有酒今朝醉。

    如此,我们便认为死是一件不可触碰的事,一味地退缩和否认。然而,死亡焦虑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进入到潜意识中,一次次化为梦魔纠缠着自己。

    但死亡真的如此可怕吗?还是我们因为害怕,从来没有试着睁开眼看清过它的模样。而现在,我就试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想象一束聚光灯无情地扫过时间这庞大的主宰者,灯光扫过之处都消失在过去的黑暗之中,灯光还没有扫到的地方依然潜藏在黑暗之中,只有那聚光灯照亮之处活着。"

    我们活着,就等同于聚光灯打在身上的这一刻,何其短暂。

    但正如有了黑暗,光明才得以存在。真正理解了死亡,我们才懂得人生匆匆数年的珍贵。

    这时候,你才不会浪费这光彩夺目的一刻,从而用尽一切力量舞出自我!

    了解死的本质,也就是探究如何有意义的活着。人们常说的“向死而生”,大抵如此。

    01 破除对死亡的非理性观念

    很多人,包括我,常常羡慕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可否认,这确实能帮助一些人很好地缓解死亡焦虑,但同时,也有可能加剧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比如,在西方,一些宗教领袖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就会告诉信徒们说:如果你们不遵循那些特定的规矩,死后就会被惩罚!

    而中国,则有极其恐怖阴森的十八层地狱。事实上,相比死亡,很多人更怕的是人死后会变成孤魂野鬼。

    他们否认了死,却也把自己推进了另一个火坑——灵魂不死,但不小心犯了错,也可能遭受死后的磨难、恶鬼缠身。

    相比而言,西方哲人伊壁鸠鲁的观念,或许更能给人以安慰。他认为死即等同于灵魂的死亡。伊壁鸠鲁的这个观念,想来很多人并不陌生,但却未必真正理解。

    我们觉得死亡可怕,多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存在了”,或是“一想到自己一个人要躺在冰冷的墓穴里,还要被虫子咬,就觉得不寒而栗”。

    其实,当灵魂死亡时,人的自我意识也就随之消失了。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会觉察到“自己已经不存在了”这个事实,更不用说感觉到冰冷、被虫子咬了。如此一来,死对我们来说就无所谓了,更用不着害怕。

    另外,还有些人片面地将死看成了生的对立面。他们把生等同于拥有、存在,而死就是失去、覆灭。

    其实,就如庄子所言,“生生死死,都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就如昼夜更替、四季转换一样自然。死,不过是回到生之前的状态罢了。”

    活着不过是夹在两方永恒的黑暗之中,生之前与死之后的黑暗并没有差别。可是,我们为什么能平静地接受出生前的黑暗,却不能对另一头的世界释怀呢?

    我想,这或许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体验过出生前的那种黑暗,但对活着的一切却是真切感受过的,因此留恋不已,难以放下。

    因此,相比“死,不过是回到生之前的状态”,“死意味着灵魂的死亡”这个观念倒更能抚慰我的心灵。

    02 死亡并不会带走一切

    不管从观念上如何理性认识“死”这件事,但难免还是会沮丧:死亡终究会像洪水一样,席卷、摧毁一切。

    还好,作者亚隆在《直面骄阳》提出的“波动影响”给了我希望。

    什么叫波动影响?即“我们每个人,即使没有意识层面的目标或这方面的知识,也都会形成中心影响力,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

    就是说,不管有意或无意,我们都在影响着周边的人。这种影响,就如一个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它所激起的涟漪会一圈圈荡漾开来,给别人带来你自已都意想不到的改变。

    在我们的印象中,“影响力”三个字似乎只和一些名人挂钩,普通人只是默默无闻地活着。

    但其实,所谓的名声、声望才是最抵不过时间的无情侵蚀。历史上,多少功臣名将今安在?一切都付笑谈中。

    此时,你不妨静下心来,试着回想生命中曾邂逅的那些感动……

    我会想起我的爷爷,他每次上山放牛,都会带一碗红红的山莓回来。山莓吃到嘴里酸甜的味道,让我感受到爷爷对自己的疼爱。

    我也会想起我的叔叔,他每次见着我,都笑得眼角的褶子堆在一起,亲切地喊我:萍萍……

    这些逝去的人,他们留给我的温暖,无形中成了我的一部分,让我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将来,等我有了孩子,我想我也会将这份温暖给予他们。

    有时候,或许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生命片段,影响并成就了今天的你。

    作者亚隆就是如此。有一天夜里,他46岁的父亲突发冠心病,他们一家人都吓坏了,只能在家中绝望地等着医生的到来。

    所幸,医生来得很及时。“医生那熟悉的、带着微笑的圆脸融化了我内心的痛苦。他把手放在我的头上,摸了摸我的头发,安慰了母亲几句,并给我父亲注射了一剂药物”,亚隆在书中写道。

    正是医生在他父亲险些丧命时抚慰了亚隆幼小的心灵,让他决定以后也要做一名医生,“把他带给我的那种安心、舒适的感觉也带给其他人”。

    在写《直面骄阳》这本书时,亚隆已经75岁了。这些年,他之所以笔耕不辍,就是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可能地留下对别人有助益的观念和思想。这让他感觉快乐和满足。

    正如我读了欧文·亚隆的书而深受启迪,现在又将他带给我的思考再与你分享,这其实就是一种“波动影响”。

    写作,之所以能带给我满足感,或许正是因为通过将自己的思想碎片整理成一篇系统、有条理的文章,也得以将自已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传递给他人。

    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其实可以留下些什么,它不是个人具体的喜怒哀乐,而是切实有助于他人的一些观念或建议。

    这样,即使有一天我死了,认识我的人也全都死了,但有一种源自我的东西却一直在世间涌动着……

    03 害怕死亡,也许是因为虚度人生

    当了解了上面的这一切,你是否觉得死亡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呢?

    如果你还是觉得很难释然,那么,你可以试着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你接下去的人生,将一层不变地重演你往昔的生活,而且绝无任何新鲜之处。你愿意这样吗?你会有遗憾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愿意,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呢”,那么说明你对自己当前的生活状况其实并不满意。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但为了未来不留下更多的遗憾,也许你该有所行动了。

    其实,很多人对死亡产生恐惧,是因为自己过去都在虚度人生。

    也就是说,你越是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那些视死如归的人,比如杨绛先生,面对死时之所以如此平静、坦然,是因为她的这一生是充实的、圆满的,死亦无憾。

    而这也是直面死亡带给我们的巨大启发。我想,至少不要等到自己重病缠身、垂垂老矣,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那时候,一切或许又太晚了。

    04 面对死亡,没有人可以独自坚强

    在生活中,我们无可避免地总要面对生命中重要他人的离去。作为挚友或是亲人,当你面对一个即将离世的人,要怎么做呢?

    以往,我们觉得,在死亡前面,任何言辞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常常选择沉默。或者,因为觉得将死之人晦气、不吉利,所以选择逃离。

    殊不知,这无形中将那些本来就被死亡焦虑所折磨的人,抛进了另一个更孤独的世界。而他们似乎也觉得自己是一个灰色的存在,只能选择独自承受这一切。

    其实,他们非常渴望他人的陪伴。此时,请不要回避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说一些发自你内心的话,用你可以提供的任何方式去安慰、拥抱他们。这或许是你能给予他们的最好的告别。

    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

    至于最终离开的方式,是惶惶然不可终日,还是微笑着在亲人温柔的目光中安然离世,则取决于现在。

    愿你我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充实,活得精彩!

    【相关文章】如果死如秋叶般静美,为何我们不敢直视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逝去的人并未消亡,只是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di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