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阅读收获记录
为什么在《道德经》里,老子将「道」作为万物的本源?

为什么在《道德经》里,老子将「道」作为万物的本源?

作者: 远方的河 | 来源:发表于2020-01-02 08:47 被阅读0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零。

一是什么?《黑客帝国》里,救世主是「The ONE」。

二是什么?阴阳,善恶,神魔,好坏,矛盾,肯德基和麦当劳,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三是什么?三体。无法预测,蝴蝶效应,不确定性。

万物是什么?我们的现实世界。

现实是真实吗?什么是真实?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别人说的,有可能是骗你的,亲眼所见,才算数。

有图有真相。但AI技术加持下,连视频都有可能造假,遑论图片。

即使没有造假,我们所见,只是光子,亦非事物本身。事物本身是什么?元素周期表上的一百多种原子。

我们看到的桌子、椅子,电脑,屏幕,通通都不存在,因为本质上,他们都是一堆原子的聚合体。

那么我们所见到的到底是什么?两字个:模式。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模式,其实就是名字。

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很复杂。它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很深刻。但反过来说,又很简单,因为它真的是名字。

这几天看《庆余年》,里面有句台词重复出现多次:「真相并不重要」。

那么什么东西重要?名很重要。到底是谁杀了相府二公子不重要,老百姓相信是谁杀了二公子才重要。

名是共识。有了共识,才有接下来的事情。如果一个团队无法达成共识,那么他们什么都干不成。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这个就是在造共识。这样,中国才真正意义上成为统一的帝国。

事实上,我们的文字就是共识的产物。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文字,那么人们就没有办法交流了。如果你把苹果叫「苹果」,我把苹果叫「红果」,他把苹果叫「酸甜果」。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叫法,那么大家还怎么交流呢?

所有,我们看到的桌子、椅子、电脑、屏幕等等,都只是我们给一堆特定的原子聚合体所取的名字。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乱取的,而是作为一个固定的模式写在共识的文字里。

在文字的基础上,模式越来越复杂。人们听到共同的故事,接收共同的价值观,认同共同的英雄,摒弃共同的糟粕,从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这种模式一旦形成,是积重难返的。比如说彩礼这个东西。无论你的思想多么新潮,多么文艺,多么爱情至上,多么其他都是浮云,一旦回归现实,还是要乖乖筹备彩礼,将大家认同的婚礼流程,不管你觉得这个流程多么迂腐可笑,走一遍。这便是婚礼之道。礼就是大家都认同的一套东西。

这个东西是万物吗?当然是,万物无所不包。道是这个万物的本源吗?当然是,道无处不在,是所有的名,包括无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诚不欺我也。

模式的另一层意思,是可复用。还是说前边的苹果。假如没有苹果这个名字,你要提苹果,就得说一个红红的水果,有时也会是绿色,圆的,但不是正圆,拳头大小,味道又甜又酸,就是这样的水果……罗里吧嗦一大堆,还不一定把苹果说精确了。但如果你一说苹果,大家都明白了,简洁、高效。

我们用苹果概括了很多东西,而且这个概括可以重复使用,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错误。

这么好用的东西,我们能在编程领域更直观地看到:函数、子程序,对象等等。编程可以说是复用的艺术。我们这万物,这世界,何尝不是复用的艺术?

海螺的螺旋合着黄金分割,向日葵籽的分布合着黄金分割,太空里星系的螺旋也合着黄金分割。这就是道在整个宇宙范围内不停地复用啊。

复用,不仅仅是提高效率这么简单,它也是进化力量的基础。牛顿有句名言很精辟地论述了这个道理: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一代一代「巨人的肩膀」,就是人类一代一代论证了的成功的模式。亚里士多德,伽利略,都是牛顿的「巨人的肩膀」。然后,牛顿也成了后来的爱因斯坦的「巨人的肩膀」。

不光物理学是这样,其他学科都是这样。复用的更高层次,是积累,而积累,正是进化的力量。

如果你要问这万物世界是如何来的,是如何成为现在这般模样。那么我可以说,世界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一步一步进化而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在《道德经》里,老子将「道」作为万物的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零。 一是什么?《黑客帝国》里,救世主是「The ONE」。 二是什么?阴...

  • 说说《道德经》中的天道予人的启示

    老子在《道德经》中道的道主要是“天道”及“圣人之道”。 “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 今天分享《道德经》

    今天分享第96本书—《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我们会懂得尊重规律,顺势而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阐明...

  • 守护人类精神文明的灯火

    一、郭店楚简《道德经》 宇宙本源——道 紫气东来——东周尹喜在函谷关求道,老子写下《道德之意》,后称《道德经》,五...

  • 读书笔记与摘录

    什么是道? 老子之《道德经》,以最本源、最玄妙、最高明、最博大的观点来解说易道,将天道、地道、人道的先天本有,合称...

  • “道可道”的第二个“道”

    《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一般的解释为: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老子哲学意义上的“道”,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又是...

  • 《道德经》读后感

    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经典的最优秀的代表——《道德经》,是“道”的具体化,它从人与万物的本源——“道”上阐述了道德的规律...

  • 道是曲的、无限接近那一点真理

    道是《道德经》一书中最高的哲学概念,也是道教的根本信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道是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老子认为:...

  • 《李耳定律》之源行定律

    道作为先贤李耳悟道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万物运行的规律。作为《道德经》的开篇,只有正确...

  • 道 “道”,原意谓道路,在老子《道德经》中,“道”则是宇宙万物之根源。“道”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在《道德经》里,老子将「道」作为万物的本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en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