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不时就能看到幼童独自留在家中,导致坠楼身亡的悲剧。家长的疏于防范致使幼小的生命过早凋零,让人心碎。然而昨天曝光的一则幼童坠楼新闻,却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与质疑。
福建晋江,晚上九点左右,男子因接妻子下班,将7岁女儿独自留在家中。之后女儿在屋内哭闹,从六楼坠楼身亡。
悲剧发生后,人们在心痛之余也纷纷表示——孩子已经7岁了,还不能一个人留在家中?
有网友纷纷回忆起自己七八岁时候独自在家的情景——
“当年8岁时,父母离婚,妈妈去上海,自己一个人在家做饭。”
“我7岁时就自己公交车上下学了,我住高楼。”
“7岁时我每晚自己一个人在家一直到小学毕业。”
“从小家里就没有老人,爸妈生意刚起步,从有记忆以来,除了去幼儿园还有之后小学,都是自己在家啊……饿了就踩着小板凳开门,去找邻居的叔叔阿姨们。”
也有网友表示——
7岁的孩子也是孩子,不能单独留在家中,必须有家长陪伴。
应该在窗户上装防护栏,监护人失职。
坠楼女童的父亲说:孩子不是调皮的性格,正因为她平时很听话,并且在事发当晚她说要自己留在家里玩,所以才把孩子单独留下的。
这起悲剧再次反映出了家庭教育中一直以来一个两难的问题——家长担心孩子出事有危险,只能亦步亦趋时刻守护;同时孩子自己没有树立起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导致很多情况下只要没有父母陪同,孩子就很容易出事。这种恶性循环何时才能终止呢?
我一直认为,很多家庭对待幼儿的教育,有些偏重文化知识,而忽略了生活技能的培养。
很多宝宝牙牙学语之时,父母长辈们已经开始教他们读书、识字、认数字等等;对生活上的事则是能代替的就代替:吃饭、喝水、穿衣自不待言;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了,每晚的书包很多家长也都代为整理,怕孩子粗心忘记拿东西;家务劳动家庭生活等等更少让孩子参与了,小的时候说他年纪小,上幼儿园和小学了又担心影响学习。
在这样普遍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很多孩子也许智力发育很好,读书识字会算数,有些孩子也很会玩,但说到生活中的各种技能与安全意识,就欠缺很多了。有的孩子怯懦胆小,什么都不敢尝试,有些孩子又不知轻重,冒失莽撞,造成了家长似乎总有操不完的心。
德国的育儿园教育早已被奉为典范。他们更注重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比如知道警察局是做什么的,银行是做什么的,如何购物,如何注意交通安全等等。
日本的幼儿园教育也让人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午餐时孩子们安静的吃饭,不挑食,不剩食物,吃完饭还独自收拾好自己的餐具。
最近有个视频在网上挺火,一个一岁半的美国小男孩儿,已经会自己穿衣服、泡澡、冲麦片等等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实在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汗颜。这个视频的走红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很多家长觉得“还没到年龄,还小不能做”的事,在科学的训练和放手锻炼下都可以让孩子慢慢尝试。越早掌握生活技能的孩子,越能够尽可能多的避免伤害和危险。
记得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中,有一期是在加拿大长大的刘宪华和宋丹丹的儿子巴图一起用木条钉鸡窝。巴图基本上不知道如何下手,各种工具不会用,而刘宪华则比较熟练的使用锯条、锤子等工具,钉好了一个简易鸡窝。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对厨房感兴趣,家长如临大敌,怕他们动刀伤到自己,怕他们动火造成火灾,怕他们扒锅烫伤自己。为了避免这些危险,家长直接把孩子关在厨房门外,远离危险源。很少有家长有勇气给孩子一把小刀,让他认识这种工具的作用及其危险性;让他试着开一开火关一关火,并给他讲讲火的知识;或者让他感受一下什么是烫,让孩子学会在碰盛器之前先试一下会不会有烫伤的危险。
于是,一直被拒绝在厨房门外的孩子,一直也不知道厨房中有哪些危险,反而更容易烧伤烫伤割伤。就像那些坠楼的孩子,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被家长建立起高空坠落的危险性和严重性,完全不存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因此才会导致一些孩子已经不再是婴幼儿,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却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危险,上演一幕幕悲剧。
当孩子年幼的时候,即便七八岁的年纪,家长的陪伴和守护也是很重要的,这当然没错,但也许通过这起悲剧,是时候引起家长的深思了:是否应该花更多精力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尽早树立起孩子面对实际生活的各种意识和技能,使孩子尽早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也许这才是对孩子的生命最大的负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