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到了齐国后,齐景公多次接见。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国家治理之事,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国君要有国君的样子,大臣要有大臣的样子,父亲、儿子也都要有各自的样子,上下各守秩序,国家就可以走上正轨了。过了几天,齐景公又把孔子叫来讨论国政。孔子说:“政在节财。”这意思就是说要节俭。齐景公一听,很有道理呀,就准备给孔子封地,重用孔子。当时,齐国上大夫晏婴听说了,赶紧跑去向齐景公进言。晏婴当时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即儒家能言善辩,说的很好,可是没有相应的法度进行规范。晏婴接着又说,儒家之人高傲自大,自以为是,很难作为下臣使用。而且,儒家重视丧礼,为了隆重不惜倾家荡产,这种做法是不能形成风气的。晏婴最后又说,孔子他们四处游说,祈求官禄,是不能任用的。而且,自从文王、周公等大贤去世之后,周王朝也随之衰微,礼崩乐坏已经好长时间了。孔子重新讲究仪容服饰,繁琐的上下朝礼节,刻意于步伐这些繁文缛节。这些东西几代人也学不完,根本就搞不清楚。所以,想要用儒家的东西改变齐国风俗,恐怕不是个好办法。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之后,就没有再重用孔子。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即晏婴,字平仲,齐国的贤大夫,个子小,但本事大。著名的《晏子使楚》,讲的就是他。晏子年纪比孔子大一点,但与孔子同时期。据说孔子到齐国时,齐王本来打算重用孔子的,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虽然有这样的插曲或者说个人恩怨,但孔子对晏子还是很佩服的,此处赞扬的就是晏子与人交往的德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涵养,不因自己的利害得失影响对别人的评判,类似于今天说的“上帝的视角”,做到很不容易。
孔子评价晏子很善于与人交往,虽然交往很久,始终对对方保持恭敬。《论语正义》中郑注:敬故,不慢旧也。据郑说,则久谓久故也,君子不遗故旧,则民不偷。这里说,久而敬之,就是不慢旧,不怠慢老朋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程颐的话,“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人与人交往的时间越长,反而越容易忽视彼此之间的尊敬,就会使本来亲密无间的朋友慢慢疏远。如果能做到时间虽长,也能保持尊重,就很不错。
交朋友而能够长久保持友谊,并非易事。常见的是:因太亲近反而刹那间反目成仇,太疏远又逐渐关系全失。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越是平淡如水,才能长久不弃。每天喝白开水没问题,每天喝甘如饴的饮料恐怕就受不了。友情与爱情一样,“情深不寿”,来得快的一般也走得快,只有一直很恭敬一直保持着平淡,反而能走的远。也有人把这句解释为和晏平仲交往的时间越长,越觉得他值得尊重。这样说也有道理,字面上都能说得通。但就现实意义来讲,上面的解释更有针对性,也确实是平时我们与人相处需要克服的惯性心态和做法。
这里针对人们常犯的毛病,就是与人交往,起初因为不太熟悉,保持着很恭敬的态度,说话办事都考虑对方的感受,显得很有礼貌,对自己也比较克制,让别人感觉很舒服。但真正熟悉了之后,就变了个样子,原形毕露,变得狎昵、怠忽。一旦生了狎昵和怠忽,就会生嫌隙,慢慢的朋友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关系也就走不下去了,甚至还会闯下祸患。因为“敌人变成朋友比朋友更可靠,朋友变成敌人比敌人更可怕”。以往的了解和信任,都会变成伤害你的利剑。所以,交友之道不可不慎。
但这又是人性的平常,如果不加克服和克制,“久而不敬”甚至是必然。经常说的对陌生人毕恭毕敬,对亲近的人随意发怒。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自己一无所知的陌生人,而把伤害留给了最亲近自己的人,这好像是好多人的一种常态。有人说,在这样的社会中,大家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承受着各种压力。当我们在外面戴了一天的面具回到家、回到好朋友身边的时候,就不想继续戴着面具,便把自己的坏脾气发在了亲密的人身上。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心态,是在以亲密为借口消耗两人的感情,也是对朋友和亲人不珍惜不尊重的表现。有人把这归结为情商不高,也不无道理,一本《论语》,大都讲的是情商。
尤其是在自己的朋友有了成就和地位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刮目相看”。有时候为了显示自己与朋友之间不一般的关系,人们往往会当众说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有时当面有时背后。比如上篇讲的那个赵抃,你偏偏要说“不就是村头那个赵四郎吗?小时候一起干的坏事多着呢”。人人都对他很尊重,你却偏偏要揭他的短。三国时期,许攸在官渡之战中投奔曹操,献上奇计,立下大功。但他因为从小跟曹操是哥们,自以为关系不同,经常当众呼曹操的小名“阿瞒”。曹操表面上跟着嬉笑,心里很不爽,曹操的手下更是愤慨,最终许攸被杀。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周总理和彭老总的不同命运,这里也能找到一些端倪。
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朋友,不管和我相处多长时间、和我多么的熟悉、知道我多少提不上台面的糗事,始终对我保持尊敬,“隔天涯之遥,而不生疏;居咫尺之地,而不狎昵”,我想我也会很感动、很珍惜、很敬重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能做到“善与人交”的人很多,但能“久而敬之”的却寥寥无几。这一句需要我们反复琢磨、认真对照、切记体察、不断反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