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坐了一夜又加半天的火车, 穿贵阳、过遵义,到山城重庆去寻觅我中学时代被《红岩》所倾倒的发源地,去寻觅在这里撒下热血的徐州宋绮云、徐林侠、小罗下头宋振中一家三口。
重庆,称山城。下了火车,广场上云集着几百口人的棒子队。这些人大多是乡下进城打工的青年农民。
他们每人肩上扛着一个光滑白亮的木棒,棒头上缠着绳子。我们刚下火车,来到广场,几个小青年便围了上来:“老板,挑东西吧,重庆的路不好走,要往哪里,我就把你送到哪里。”
我们看到一些常 去重庆的客人,马上就和棒子队里的成员达成协议。积我多年之旅游经验:出门不要学,别人咋着咱咋着。
便和一小青年说:“我们三人初到重庆,你给我们选择一家 档次中等、交通方便的旅馆。”他点头答应了。我把东西归拢一下,这小青年用绳子捆好,挑起来便走。
重庆不愧叫山城,三步一上岗,五步又下坡。我们三人带的东西足足有30公斤,可这位小青年挑起担子,健步如飞,
我们空手紧追慢赶才不掉队。他带我们足足走了有两公里,把我们送到江边旅馆。这小青年走的紧,头上直冒汗,一问价,只要两元钱,我给了他五元钱,没叫他找,这小青年千恩万谢地走了。
住下后,小憩一下,便步出旅馆,在街上闲逛。重庆这个城市三面临江,依山而建。据说城市最低处的沙嘴和最高处的浮图关,高低相差200多米。
重庆的楼房重重叠叠,参差错落,盘旋的街道,顺山起伏,曲曲弯弯,真是一座立体式的城市。
我在书摊买了一本介绍重庆的书,读后才知道重庆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古称渝洲,它处在长江和嘉陵江的汇合处。
远在公元十二世纪它便是巴国的都城。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在此建立巴郡,公元206年,汉代改郡为洲,设立巴洲,以后又分别改为楚洲、巴洲、渝洲、恭洲。
公元1102 年,宋光宗赵谆先封恭王,后在此接到登基的遗诏,自诩为“双重喜庆”,他继位以后,就下诏将恭洲改为重庆府,并沿用至今,此城叫重庆,已有800年的历史了。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曾迁都于此,并将它改名为陪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曾是西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直属中央,并代管云、贵、川、康、藏五省区。西南局撤销后,重庆改为四川的省辖市。
漫长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大自然的恩赐,给重庆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区。较有名气的有七星岩,爱国将领巴曼子酸墓,有传说中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居家之地南岸涂山,有造型生动,历史悠久的罗汉寺、大足石刻及南北温泉。
这些景点,我只是走马观花地一掠而过,我来山城寻觅的是《红岩》一书介绍的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旧址。
第二天,我们坐中巴车,赶到了座落在沙坪坝区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
进入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便看到路两边先烈的塑像。
面对遗像,使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国民党关押共产党和爱国人士两大监狱――白公 馆和渣滓洞。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香山别墅,故得此名,渣滓洞距白公馆2.5公里,原为人工开采煤窑,因多渣滓而得名。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在1942年共同在这里组织一个情报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这是一个既替国民党训练和派遣特务,直接进行恐怖活动的特务机关,又是一个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的集中营。
合作所由国民党军统特务戴笠任主任,美国海军少将梅乐斯任副主任。
其训练是对日军进行“特种战争”和“心里作战”的特务。抗日战争胜利后,就完全变成了关押、刑讯、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场所和机关。
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曾被囚禁于此,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川西特委书记车跃先、抗日爱国将领杨虎成、黄显声将军以及共产党的地下领导干部许晓轩、江竹筠(长篇小说《红岩》中的许云峰、江雪琴)等先后在此遇难。
特别是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仓皇逃跑之前,对囚禁在这里的300多名革命志士,进行了大屠杀。
徐州籍的宋绮云、夫人徐林侠和只有9岁的小儿子宋振中,也在这次大屠杀中献出了生命。
我在烈士展厅里,站在宋绮云烈士一家的照片前,身处烈士献身之地,听着讲解员催人泪下的解说,使我的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净化.....
宋绮云,江苏徐州人,1927年3月19日由郭子化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转战南北,出生入死,长期战斗在敌人内部,他曾主编(宛南日报》、《西北文化报》、曾任西北军少将参议。
为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争取西北军的上层军官,做了大量工作。
徐林侠和宋绮云同年入党,为了党的工作,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宋绮云的工作,吃尽了人间苦。
他俩的最小儿子宋振中(《红岩》中的小萝卜头)在监狱度过了七个年头,牺牲时仅九岁。
天亮了,解放了。人民政府在此建立了烈士陵园、展览馆、革命烈士浮雕和高耸入云的烈士纪念碑。它告诉人们:革命的成功,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