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文学创作心理
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

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

作者: 常清净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21:03 被阅读0次

“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这是《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中的一句话。

昨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有关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的一篇文章,对这句话的内涵感触颇深。

文章内容大意是这样的:在1990年3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开幕前夕,应邀参展的顾景舟的多件作品被盗,其中六方雪华壶还是一件孤品,平生仅此一件。

庆幸的是这个案子不久就被侦破了,追回了雪华壶,但是根据案情分析,两个年轻的盗贼有可能会判死刑。

这件事让顾老内心非常不安,他曾恳切地写信给有关部门为两个盗贼说情,但始终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这让顾老忧虑无比,顾老生病住院了,在他看来,虽然偷窃是犯罪,但罪不至死,况且壶已经被追回。于是顾老以抱病之躯再次写下言辞恳切地请愿书,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顾某之壶,无非抟泥之道;深蒙社会看重,浪得虚名。纵使壶值千金,亦不值一命之屑……普天之下,生命最为宝贵,若以顾某之壶,夺年轻之命,顾某寝食难安。万请政府给他们悔过机会,浪子回头,迷途知返;生命为重,刀下万慎!”

然而请愿书寄到县法院、市法院、省法院都是石沉大海。当顾景舟得知已经定案,两个年轻盗贼,一个被判了死刑,一个被判了死缓的时候,顾老的内心非常沉痛。

这件事让顾老晚年一直不能释怀,在他的眼中,茶壶再金贵,也是泥捏的;人,是血肉之躯呀。

当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被顾老博大的慈悲之心所感动,顾景舟不愧是一代宗师,正是因为他内心的大愛,才能制作出让人民群众喜爱的珍贵艺术品。

顾老不仅仅拥有宽厚仁慈之心,更有着圣人般的智慧,他认为世间万物再怎么珍贵也贵不过生命。

如果国家社会都能做到“不贵难得之物”,正确的去引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珍爱生命,而不是让人民群众牺牲最宝贵的生命,去追求被社会吹捧的“难得之物”。如此这般,必定会有“民不为盗”的盛世华庭产生,那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呀。

《道德经》中说“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说得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圣人之治。

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各有其用的,那些稀有少见的东西并不是人们生存所必须的,因此没有必要去吹捧炒作。而且要看清楚那些对“难得之物”吹捧炒作的人,他们唯一目的就是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万物众生都离不开的东西却是不用花钱的,比如阳光、空气。万物众生没有阳光和空气是无法生存的,可见人活着与否和稀有之物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可见,朴实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敬仰顾景舟,我们称他为紫砂泰斗,不仅仅是因为他有着高超的制壶技艺,更因为他有着圣人般的智慧和慈悲。

愿每个人都珍爱生命,而不是去过多地追求生命之外的东西,哪怕那是“难得之物”。

相关文章

  • 【经书】道德经3(治国理政)

    一、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断句: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

  • 摘录|《道德经》第三章节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道德经》新注(第三章)原创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在此处将“民争”,“民盗”,“民乱”的原...

  •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英译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Not to build Halls of Fa...

  • 《道德经》上篇 第三、四章

    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不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

  • 心观《道德经》第三章

    原创: 明空如月 明空禅心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

  • 解读《道德经》(七)

    【原文今译】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崇尚贤能,使民众不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贵重稀有,使民...

  • 道德经(七)> 不上贤

    不上①贤②,使民不争;不贵③难得之货④,使民不为盗;不见⑤可欲,使民不乱。 【注释】 ①上:动词,同“尚”,即崇尚...

  • 忽说八道(二十)

    天南海北读《老子》4 弱志强身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道德经(第三章)

    [周]老子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xa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