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子不是被子,而是一种食物,跟西安的馍、北京的烧饼类似,它也是用小麦粉为主原料制作而成,是我们这边的特色美食。
焙子一般当早点,也当作正餐的主食来食用。出门旅行也特别喜欢带着它,配上点小咸菜,不仅美味,还经济实惠。而且它比一般的面包、蛋糕储存时间长些。
焙子的种类很多,从口感上分,有甜的,有咸的,还有原味的;从形状上分,有方的,长方的,圆的,三角的,牛舌的;从馅料上分,有油酥的,有红糖的,有白糖的,还有混糖混糖的,有豆沙的,有芝麻的,还有玫瑰的······
焙子做得好的大部分是回族人,他们戴着白帽子,在一个巨大的桌面上,不停地揉面、擀皮,加油酥,放馅料,反复叠上几层,再放进锅里烙,烙到两面金黄,盛出即可。
胡麻油是我们这边的特产,所以加了胡麻油的焙子才是有灵魂的。那焙子一出锅,十里八街都能闻到香气。
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焙子夹万物。就跟肉夹馍一样,把白焙子从中间拉开一刀,放香肠、鸡蛋、豆皮、辣条、肉、鱼丸等等,喜欢什么就放什么,万物皆可夹,然后再加点小咸菜,鼓鼓囊囊的。张大嘴巴一口咬下去,唇齿间满是小麦的香味混合着肉的香味,加上小咸菜的清脆爽口,这几种味道先后在味蕾间绽放开来,奏着一曲欢乐的交响乐,让人忍不住再来一口,再吃一口······
去烧烤摊上,也可以点上一个烤焙子,除了焙子本身的味道,还加了孜然、辣椒,有的摊子上还会刷上秘制酱,无论是夹着羊肉串吃,还是配着串吃,都是一绝。
最早的时候焙子还可以夹烧麦,那就是早点当中的爱马仕,最顶奢的早点了。
当然,如果是口味特别清淡的宝子们,那就一定要配上点砖茶,不然层层油酥烙出来的焙子,对于清淡口的人来说,吃多还是会觉得腻,对于我们这样的吃货来说,那就是豆浆、粥随便搭,或者一个不够再来俩。
除了咸口焙子,甜口焙子我强烈推荐红糖的焙子。一般是圆的,方的口感不一样。尤其是刚出锅的红糖焙子,外壳酥脆,内里暄软,把焙子从中间掰开,包裹着油酥的红糖夹馅已经融化,还有一点流心,那就是网红爆浆的鼻祖。咬一口下去,香甜软糯,甜而不腻,几分钟之后,一个焙子就下肚而不自知,舔舔手指还在回味着嘴里的甜。
美食和风景,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我的家乡,答应我,一定去尝一下,好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