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的焙子文化

作者: suman14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23:32 被阅读0次

很小的时候来呼和浩特,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焙子的小推车。白糖焙子、红糖焙子、咸焙子……

我们通常将夹肉饼之类的也统称为焙子,不过今天想聊聊的呼和浩特的焙子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夹肉、夹菜饼。

呼和浩特的焙子文化

焙子正面有一层微硬的皮,可以剥离下来。白糖焙子的这一层表皮上可以看得到小的块状白糖,红糖焙子和咸焙子的表层颜色较深,金黄色偏暗。整个焙子咬起来酥软酥软的,酥的不腻,软的不粘。吃起来感觉很普通,没有很香的上瘾的感觉,也没有特别突出某一种味道,倒是比白皮饼多了几分滋味。

十年前的焙子价格是八毛到一块二,还记得三姑家的桌子上经常放着硬币,每天早上抓一把出去买焙子吃。

十年过去了,只有在偏僻的小街里和靠近郊外的路边才能看到卖焙子的小推车。但是焙子文化还在,它成为了这里生活的人们日常的一部分。店面代替了小推车,走在路边,隔一段距离,经常可以看到焙子店。店里也多了一些其他的品类,常见的就是夹肉、夹肠、夹蛋饼,买焙子的时候,大家还是更加青睐焙子的“老三样”。焙子的价格涨到了两块钱,门上贴着微信二维码。

小时候很喜欢吃这里的焙子,回到老家、去到其他地方都买不到,当时心里很难受。时隔几年没来呼和浩特,心里还担心买不到这样的焙子。现在很安心,因为无论我在呼市的哪块儿,周围不远处总有卖焙子的。“老三样”依旧在,不同店的焙子味道肯定不同,可是差别很小,吃不出来,觉得都一样。可能是这焙子本身口味很普通也符合大众的缘故吧。

除了“老三样”,呼和浩特还有一个特色焙子——辣焙子。辣焙子白白的、软软的,像极了家里蒸的饼,一点特别之处都没有。像平时买其他饼子一样,焙子里面可以夹各种菜类、肉类。焙子夹好之后,黄色的辣油从焙子四周渗出来,来着不太美观,吃着味道一般。这辣不辛、不香,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呼和浩特的焙子文化由何而来?时代变迁,焙子不变,像极了我们平淡生活的那一抹规律。

相关文章

  • 呼和浩特的焙子文化

    很小的时候来呼和浩特,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焙子的小推车。白糖焙子、红糖焙子、咸焙子…… 我们通常将夹肉饼之类的也统称...

  • 买焙子

    要说呼和浩特市有什么好吃的,稍麦和焙子肯定榜上有名。 这两样我都吃过,稍麦太腻,不敢多吃也不去想它,但焙子不错。 ...

  • 深圳与焙子

    “焙子”是种面食。也就是饼的一种,形状各异,味道有咸有甜。只有呼和浩特的家乡人知道它的今生与往事,无论在天涯...

  • 有一种早点叫焙子

    文/大漠 早上出门上班,从下楼开始就琢磨该吃点啥早点,思来想去没什么胃口。算了,就买个焙子吃吧。 焙子的焙字...

  • 旧城的焙子

    疫情的突发,让宅在家中的我,百无聊赖地做起了厨子,朋友在群里发了一篇有关呼市焙子的文章,我按照文章上的...

  • 对象自制焙子

    虽然很少吃她做的饭,但我一直都知道对象的厨艺是在我之上的,不是说在单纯的夸她,今天中午给我做的饭就惊艳到了我的味蕾...

  • 【柱子七彩早餐】如一的食物品质

    早上去买早点,看到有几个早点车都在卖同一种早点,现烙焙子。这种早点就是和面后加入油酥在锅中烤熟,刚出锅的焙子是外皮...

  • 幸福早点

    依然是一杯温开水一把瘦美人一根神竿,临出门时猫说 : “想吃那家焙子了,加鸡蛋。” 焙子是极具内蒙特色的大众小吃。...

  • 火焙鱼(鱼嫩子)

    火焙鱼是湖南的特色特产,把肉嫩子鱼一条条挤去内脏,放到温火锅里刷一点油,小火慢焙,小嫩子鱼由湿变干,由白变黄,由腥...

  • 沉箪子、火焙鱼

    柳叶绿了桃红,青李过后枇杷黄,青蛙呱呱和唱,翠鸟精灵般地身影,从池塘这头,箭一般飞到对面的草丛……时常怀念老屋的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呼和浩特的焙子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ljw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