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香油炸的油条吗?家里存有一壶十斤的小磨香油(芝麻油),可能是前年过年时学校统一发的,白色的塑料壶装着,又套了两层黄色塑料袋,阳光照过,锃亮锃亮的。
由于家里还有两小瓶现榨香油未吃完,所以我把它放在了橱柜里边,一直没有打开,就这样两年过去了,今天收拾家务的时候,我偶然发现了它的存在。
寻常的香油一打开封口,便有一股扑鼻的芝麻味,调凉菜、炖鸡蛋、冲酸汤时,轻轻淋入一两滴,异香迎面而来,令人食欲大增。然而,今天中午调紫菜汤时,我倒了满满一勺,也闻不到任何味道,真奇怪!
我提着油壶问婆婆:“妈,你闻闻这香油咋啥味也没有呢?是不是我这两天感冒,嗅觉出问题了?”
婆婆闻了又闻:“是啊,咋啥味道也没有啊,不会是假的吧?”
“不可能,俺学校发的,绝对不可能是假的!”我摇了摇头:“肯定是咱俩鼻子不通气,闻不出来。”说罢我把油壶随手放在了厨房,继续做饭。
吃完饭后,两个孩子作业还没有完成,我一直在车库陪着他们读书、听写,打卡,全然把这壶香油抛在了脑后,不一会儿,婆婆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油条:“快尝尝,昨晚发的面,刚炸的热油条。趁热好吃。”
“挺好吃的,外焦里嫩。妈,你用啥油炸的,我咋吃不出来呢?”
“你猜猜我使啥炸的?”
“不会是俺发的香油吧?”说罢,我便跑进了厨房,一看,还真的是!
这下算是彻底证实了,原来我们发的,真是“假”香油!吃着所谓的香油炸的油馍,我哭笑不得,自己珍藏了两年的好油,原来是个尝不出味道的假冒产品啊!得亏我没有在待客时拿出来,要不多丢人啊。
“假香油”事件一发生,我不由自主联想起以前改的一篇学生作文《假蜂蜜》,故事梗概如下:某天,一位学生家长听到沿街叫卖声:“好蜂糖,自家养的蜂糖,二十五元一斤。”听起来怪实惠,这位家长当即出门找寻,隔了两条街,才寻到这个走街串巷、推着自行车的商人,一看他的蜂蜜色泽红亮,舀起来质地浓稠,尝一口也比平常的蜂蜜要甜,毫不犹豫地称了4斤。拿回家吃了两天,也没有察觉到异样,逢人还炫耀自己买的东西多么实惠,多么划算。一位放过蜂的邻居不相信,非要去他家看看,拿起蜂蜜瓶,放在手机晃了晃,直截了当告诉他——里边装的不是蜂蜜,而是麦芽糖。这位家长当然知道孰贱孰贵,愤恨不已的把所有假蜂蜜倒进了猪圈中。
改完此文,从来没见过麦芽糖的我,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这两者真的很像吗?后来,有幸在洛阳某超市见到罐装麦芽糖,还特意拿着蜂蜜瓶细细做对比,别说,还真是有八九分相似!但价格十分悬殊,难怪会有人用它造假。
无论是“假”香油,还是“假”蜂蜜,目的都是以次充好,糊弄消费者,骗取更多钱财,商家很精明,反倒把消费者衬托成了傻子。一次受骗,我们不会次次受骗,唯愿商家能用心打造好品质,生意才会长长久久。
左边发的香油,右边自己榨的香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