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凤岐与侯庄小磨香油
口述 牛永贵 秦家儒 秦光远等 整理 秦明亮
侯庄街,最让村里人炫耀、自豪并且名气最大、美名远播的有两样,一个是让人精神享受的精彩武故事,用现在的话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谁看了都会满口称颂武故事精彩。另一个就是让人充分物质享受的小磨香油,谁尝过都会大加赞赏,这香油杠杠的。
侯庄的小磨香油从不掺杂,信誉好。侯庄香油红中透橙,色泽鲜艳,晶莹剔透,品质纯正,闻之清香四溢,幽香飘逸,食之满口生津,回味无穷。
要说起侯庄街小磨香油,就不得不说锻磨师傅牛凤岐。
门里出身
每一个手艺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精湛手艺。
世界是浮躁的,但是手艺人却是安静的。手艺人的手很粗糙,但心灵却是纯洁无私、干净无瑕的。
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在简陋的环境里,使用着简单的工具,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逐渐被世人遗忘了的手艺。
他们从不知道什么是“工匠精神”,却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们纷繁多彩的手艺,是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也是人类文明的缩影。
手艺人不留自己的履历,被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得到享受,自己便心满意足。
因为生活困顿,他们要搛钱养家;因为自视清高,他们要保持一份矜持。
侯庄街,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手艺人。
牛凤岐师傅是侯庄街手艺人当中独一无二的佼佼者。用现在话说,他是手艺人中的“老大”,更是侯庄街手艺行所有人崇拜的对象。
他的手艺,是手指的舞蹈,是心的渲泻,是灵的升华,更是灵魂的告白。
牛凤岐师傅是一个打磨锻磨师傅。
他祖籍滑县。据说,自他祖父一辈迁到修武县。他1912年出生于西关村,共有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
牛师傅自十三岁起,就开始学艺,师从滑县老家一个曾祖叔公,学习打磨锻磨。十六岁时,就学成归来,踏入社会闯荡江湖。平着他的钻研劲,很快在修武、获嘉等地立下脚跟,崭露头角。大约1936年,他与本县西关村郑姓女子结为秦晋之好,喜结联理。
成家以后,牛师傅夫妇两人辛勤劳作,不久就攒下了第一笔可观的积蓄。为了赚钱养家,他在获嘉购买了一批独木柏木货片(棺材板),准备贩卖到修武县城。不巧的是,正逢日本人从新乡、获嘉一路向西打来,东西被抢劫一空。牛师傅血本无归,气得大病一场,卧床一月有余。幸亏他夫人郑氏多方求医,宁愿砸锅卖铁、卖房挑地也要看病保人,找到县城名医王师授医生,使用了当时极为匮乏的青霉素,才保住了性命。
之后,三个兄弟(另外一个少亡)分别成家,因人多房少,居住不便,牛师傅经人介绍于1940年来到侯庄街落脚,先是临时住在秦家斌家。
他们夫妻省吃俭用,攒了些积蓄,在侯庄南街购买了一处宅基地。又经几年打拼,盖下三间茅草房屋度日。
从此以后,牛师傅开始重操旧业,以打磨锻磨为生。
当时,还是农耕时代,劳作都是人力畜力,青壮劳力要常年参加农业生产,没有大型机械,根本谈不上机械化作业。
河流沿岸的每个村庄里,都会引来一渠清水,沿田埂、绕村庄,建设一处水磨坊,利用水流加急,靠渠水为动力,带动木轮引擎石磨昼夜不停运转。
由于石碓臼或旱磨费功费时,人们就用水磨作业,哪个村都要有一两个大型的水磨和十台八台家庭用的水磨,象磨面、打红薯粉、磨豆腐等,都是用的水磨。
水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水磨是一种古老的磨面粉工具,村子里的大型水磨主要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装有水轮盘,以水的势能冲转水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磨盘多用坚硬的石块制作,上下磨盘上刻有相反的螺旋纹,通过下磨盘的转动,来粉碎谷物。
各家各户把粮食晒干后囤起,再择、洗、淘、簸干净,用瓮、揣口、簸萁或笸箩等小物件盛着,放在水磨坊的外边,顺墙根很整齐地挨着摆放,一溜儿排队,挨着哪家,哪家就开始磨粮食。
而家庭用的水磨是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柱形石块和磨盘构成。一般是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接面粉用的石或木制的磨盘上摞着磨的下扇(不动盘)和上扇(转动盘)。两扇磨的接触面上都錾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一般上扇有一个磨眼,供漏下粮食用。两扇磨之间有磨脐(铁轴),以防止上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磨分大大、中、小三个型号,大磨(直径)三尺六寸,中磨两尺四寸,小磨一尺二寸。
由于石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宋代诗人刘子翚曾经写下一篇有名的诗作《石磨》,“盘石轮囷隐涧幽,烟笼月照几经秋。可怜琢作团团磨,终日随人转不休。”
牛师傅走街串巷,专门修理水磨、旱磨,打新磨,锻旧磨。由于他为人正直,价钱也公道,十里八乡的磨都请他打锻。
更重要的是,牛师傅善长游泳,水性很好,侯庄街西临大运河,小孩子经常在河里玩耍,时常出些事故。每每遇到这场场合,牛师傅不由分说,总是掂啥扔啥,救人要紧。经他手救下的人,不下十几个。牛师傅多次救人的义举,赢得了侯庄街全体老百性的认可和信赖。
后来,牛师傅又发明了一种小巧灵珑的手工石磨。十几二十公分的小磨,重量不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拿在手中,或者放在笸箩里,用手轻轻摇动旋转,就可以磨花椒面、辣椒面、豆腐汁等东西。人们一边用手转动小磨,一边跟人聊天,两不耽误。
手工小磨的投入使用,不仅让牛师傅的名气提高了,而且他的生意也更加红火起来。
触类旁通
由于业务的拓展,名气的提升,越来越的人来请牛师傅锻磨。牛师傅总是早出晚归,披星星,戴月亮,忙里忙外,象个小磨一样忙个不停。
即使偶尔碰见了他,他也总是阴着脸,一脸的严肃,给人一种既精神又精明又冷峻的感觉,还透露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冬天,牛师傅总是喜欢戴着一个毛茸茸的瓜皮帽。他瘦高的个头,老是象在思考什么问题一样,沉默寡言,话很少,与人打交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更不会随意说些旷话。
牛师傅有烟瘾。他吸烟轻意不让人,也不随意向别人张嘴借烟借火。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杆尺把长的长烟袋,烟袋嘴镶嵌着一个白玉哨子,烟袋锅边用红绳子系着一个绣花的烟包。在锻磨累了的间隙,爱抽上两口。
隔上个两三天,清晨巴明起早,就有人从大老远的地方,赶着小马车,来请牛师傅。
牛师傅也不请客人到屋里坐,只是轻言轻语地说一句,“来啦?”
来人回答“来了”以后,牛师傅就不再搭腔,径直该干啥干啥。洗脸、刮胡子、整理衣服,整理的利利亮亮、干干净净以后,才坐到桌边慢慢吃饭。
在他吃饭的功夫,家里人就会把他打磨锻磨的家伙事儿,收拾到一个专门的工具包裹里,放在屋子门口最起眼的门蹲上边。
“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等一切准备停当了,牛师傅就会拿出烟袋,“滋滋滋”美美地吸上两袋烟,这才起身上车。
在小马车“当郎当郎”的铃铛声中,在一街两行人充满羡慕的眼光下,牛师傅又走上了打磨锻磨的征途。
当时牛师傅的手艺,在方圆几百里都是出了名、挂了号的。西到博爱、沁阳,东到获嘉、新乡、长垣、封丘、延律、汲县,南到原阳、武陟、温县,北到辉县太行山边,都曾经留下他的足迹。凡是打磨锻磨的活儿,都是他一个包揽下来的。
那一年,牛师傅到原阳打磨,很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用芝麻加工小磨香油的小作坊,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就上前询问,一打听,原来是给郑州的一家商户专门加工香油的。
当时,各个县市的荒地很多,集体的土地多数是种植的粮食,只有少数种的是芝麻。但是,每家每户的自留地,甚至开荒的地,都是种的芝麻。用芝麻加工香油,确实是一个挣钱的大好商机。
但是,同样是磨,道理相通,油磨却与其它水磨、旱磨也有区别,精密、精细程度要求更严格。
而锻油磨,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说干就干。
他放下手中的活儿,专门到油坊研究油磨的构造来。
由于人家正在忙碌,没有空儿接待他。他就上前跟人套近乎,平时舍不得让人摸一摸的烟袋,这时候也派上了用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最后,经不住他的真诚,人家终于答应在人家停磨需要锻磨的时候,让他来现场观摩。
太好了!牛师傅顿时心花怒放起来。
正磕睡哩,有人竟然送来了一个枕头。
得来从不费功夫。
手上真功
原阳油坊停磨的头天晚上,牛师傅禁不住兴奋劲儿,翻来翻去睡不着觉,半夜三更就起了床,早早就往原阳方向赶路。
到了那里,天才刚刚发亮。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
手艺人要吃饭,防止对手抢生意,都要搞技术封锁。所以,手艺行自古就有“传男不传女”的陋习。
为了避免尴尬,牛师傅专门买了礼物,送给主家通融通融关系。
“伸手不打笑面人”,自古道“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主家吃了牛师傅的礼,笑盈盈地答应了帮忙。
锻油磨的张师傅不明就里,照常拿家伙事儿干活。
有了主家“远房表弟来串亲戚”一番话的打底,牛师傅也不生涩,端茶、倒水、点烟、递毛巾,忙了个不亦乐乎。
在对牛师傅一连番称赞之后,他干活儿的全过程被牛师傅尽看在眼中,记牢在心里。
但是,锻油磨师傅在最后关键的时候,还是生出了戒心,长了一个心眼,就是在下扇面上挨着中轴和磨眼的部位,錾磨齿时,还是把牛师傅打发的远远的。
“隔行如隔山”,关键时候就是一层纸----一点就透。这道理,明眼人都懂。关键是,师傅能不能把这层纸给你捅破。
牛师傅对此心知肚明。
回到家里以后,牛师傅就用心揣摩起来。
院子里,摆放着几套别人不用的旧磨盘。
他除了外出打磨锻磨,每天就在旧磨盘上练习。
虽然他身子骨很瘦,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几百斤的大磨盘,一旦到了他的手里,就象捏着一团棉花一样,掀上掀下,翻起翻落,丝毫看不出他孱弱的样子。而他的工具,象铁锤、钢錾、铁截等,到了他的手中,就象是挽花一样轻巧稔熟。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练武的都这样说,牛师傅也是这样。
他把每一个技巧都熟烂于心,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极致娴熟,如行云流水一般。
那段时间,侯庄街很多人没见到牛师傅,因为他窝在家里,整天围着石磨盘,跟它铆上了劲儿。
偶尔有人看见了,牛师傅不是“叮叮当当”地锻磨,就是趷就在大磨盘旁边出神,一楞就是半晌。
要是哪一个不长眼色的,上前去跟他打招呼,只会碰个软钉子,他都是爱理不理的,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着话。人家的心思,压根儿就在磨盘上哩。
世界在嘈杂,手艺人的内心绝对也必须是安静安定的。要想专注做点事情,不单单是为了传承,更多的是不断追求的一种心态。
几个月鼓捣下来,他家院子里其中一个三寸厚的磨盘,竟然被打磨的剩下来仅仅一寸多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磨盘是如何变薄的?功夫。这就是牛师傅的坚韧与坚持,这就是牛师傅的钻研与用功。
不仅如此,牛师傅还专门买来各种磨香油的物件,在家里做试验。买来芝麻以后,他亲自在家里过秤,挑杂、洗淘、晾干、炒熟、上磨、晃油,事无巨细,一人全包揽。
古人蒲松龄说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凭借他的聪明和钻研劲儿,仅年把功夫,牛师傅竟然能够全面掌握了磨小磨香油的全部技巧。
择一事,终一生,心无旁骛,把它做到极致,这就是成功。
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牛皮不是吹出来的。这才是真功夫!
要是搁放在一般人身上,这一切没有几十年光景的功夫积累,那就是实屎屁股抹大黄----苦没门的事儿,想都别想,根本不行。
同行冤家
小试牛刀,牛师傅在心里长长吁出了一口气。
一年苦心钻研,换来无数甘甜,最起码在他自己心里乐开了花。
不过,是真金还是白银,总得拿出来让人瞧瞧不是。
一出山,就遇到了老熟人。
那天,牛师傅在获嘉县(有的说是在延律县)一个村子的生产队,遇到需要将水磨改造为油磨的,当时跟当家的生产队干部谈好了价钱,牛师傅就准备开工。
正常锻磨需要一个人三天,打新磨或者改磨则需要七天时间。
没成想,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个锻磨师傅。是大队里另外一个干部介绍来的。
这事儿,俩人给弄两岔了。
来的人不是别人,刚好是牛师傅在原阳偷师学艺的那个张师傅。
两个人一碰面,大家都楞住了。
张师傅没有想到牛师傅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敢锻油磨。在心里边一直恼着火。你以为这油磨是旱磨、水磨?想抢我的生意?没门儿。
牛师傅在心里也一直犯嘀咕,自古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虽然不是名义上的师徒,但是毕竟也是从人家手里学来的技术,现在再跟人抢生意,自己也显得挺不仗义。
两个村干部也不谦让,都说自己介绍的师傅厉害,谁也说服不了谁。
两个人一嘀咕,折中一下,就让两位师傅比赛,谁赢了以后就用谁的手艺。
两军对垒勇者胜,谁退让谁就是认怂,双方都不退让,就成了骑虎难下之势。
见此情形,牛师傅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哪儿说到哪算了。
两位师傅,每人一间房屋,每人一套磨盘,盘尺、下线、点点儿、画圆、定轴心、分区间、凿槽、留齿、镂膛、磨膛等,忙了个不亦乐乎,“叮叮咣咣”就开始摽摽上了劲儿。
一个横马立刀,很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架势,自认为老当益壮、当仁不让。
一个敢字当头,颇有初生牛犊、不畏猛虎的气魄,下决心扬名立万、志在必得。
双方捋胳膊扁袖子,要决个高低雌雄。
前几天平安无事。在最后一天,偏偏就有个不怕把事儿惹大的主儿,故意站在大马路中间,拖长声音叫喊----“两位师傅比赛结果快出来啦,快来看热闹喽。”
人们一听,都来看稀罕,围的是人山人海,就象过年赶大会时看“耍火龙”的那样热闹,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周围看热闹的人,左边看看,右边瞧瞧,象潮水一样涌来涌去,都想看看这场锻磨的角力赛,究竟鹿死谁手,张师傅和牛师傅哪个才会笑到最后。
以技取胜
石磨的发明人,是春秋时期的公输般,因为他是鲁国人,又叫鲁班,是中国古代一位优秀的创造发明家。他不仅发明了木工用的刨子、锯子、曲尺等,还用他的智慧,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少问题。在旧石器时代,人们要吃米粉、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石碓臼里,用粗石棍来捣。这种方法不仅很费力,一次捣得很少,而且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鲁班就想方设法,开动脑筋,发明了现在用的石磨,解决了几千年来人们吃面粉的难题。
石磨从发明以后投入使用,经过长期漫长的演变和提升。
石磨的磨齿逐渐以洼坑为主流,坑的形状也呈现出从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枣核形等多样化磨齿发展过程,以后磨齿的形状又逐渐改善,变成为辐射型分区斜线型,主要有四区、六区、八区型。
石磨的精细程度,决定着香油的出油率,主要取决于磨膛吻合度、磨齿分区、磨齿高低、宽窄、深浅等,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
既然是比试,两位师傅都不甘心示弱,并且都想借中间修息的时机,到对方那里刺探军情,了解情况。
平铺直斜的没有啥保密的,但是,张师傅一看见牛师傅的分区,当下就傻了眼。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让他根本想不到的是,“天堂三四天,世人已千年”,只不过年把地的功夫,当初只是看了几眼的牛师傅,现在竟然开的是十分区斜线型磨齿。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石上乾坤大,盘中剑气扬。
恍如隔世一般。四六八分区,是熟门熟套熟路,十分区,不仅张师傅自己没有尝试过,而且几十年来他见都没有见过。
在一阵阵紧张的忙忙碌碌之后,张师傅提前完工,放下工具,就往牛师傅屋子里跑,就是想观看一下牛师傅的手艺。
谁知道,更让人惊异的是,在最后即将完工的关键时候, 牛师傅把腰间的围腰儿解了下来,在打锻的齐齐整整、漂漂亮亮的磨盘上,“叮叮咣咣”十来下敲打之后,站起身,抖了抖衣服上的灰土,一手“嘿”地用劲,掀起几百斤的大石磨盘,拧腰转身,把上下两扇磨盘扣到一起,便神色安定地坐到一边抽烟袋子去了。
芝麻已经炒熟,有人上来,抬杆上秤,认认真真把芝麻分成各一百斤的两簸箩。各项准备已经全部停当。
村里大队和生产队的两个干部笑嘻嘻地走上来打招呼,“两位师傅辛苦啦。恁两位说说吧?”
两个师傅抓了一把芝麻,用力握一握,再放到鼻子尖跟前闻一闻。
张师傅很淡定地说,“五十三个。”
牛师傅瞄了一眼张师傅,“五十四个半。”
在众人惊奇、狐疑、不信任等复杂目光的监督下,两堆芝麻分开上磨、刮浆、晃油、上秤。
有人计秤,有人唱结果,“张师傅,五十三斤----”、“牛师傅,五十四斤半----”。
谁高谁低,一听就见分晓。
哇塞,真的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牛师傅金口玉言,那真的是秤杆上定星---准着哩。
说出多少,就出多少,一两不多,一两也不少。而且楞生生比张师傅多出一斤半。
人比黄花争瘦,士与雏儒争名。
张师傅也是浪迹江湖多年的老手,一看阵势,双手抱拳,“领教领教。”
牛师傅躬身回礼,“承让承让。”
张师傅转身面向众人,“各位,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来日方长,后会有期。告辞了。”转身,拿起东西就走人了。
牛师傅的手艺,真的是窗纱擦屁股---狠狠露了一手啊。
一招鲜,吃遍天。
牛师傅硬生生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打那儿以后,侯庄街出了两个歇后语,一个是,“牛师傅说话----说一不二”,另外一个是,“牛师傅锻的磨----分毫不差”。
不仅如此,牛凤岐师傅还特别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他打锻的磨,最高记录,一百斤芝麻竟然出了五十五斤小磨香油!
油坊富经
“人怕出名猪怕壮”。
牛师傅出了名,收入也提高了,家里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啥也不愁,小日子挺殷实。有些人就害了“红眼病”。
到了年底,侯庄街第一生产队召开分红会议。各家各户当家作主儿的都来了。
一公布结果,会场就炸开了锅。
当时生产队实行工分制,每个劳动日满分以二十分计算,每个劳力按照二十分、十九分、十八分不等,再折算当年每个劳力的出工情况。
年底结算时,有两种分配方式。一是按照人口计算,分的是人口粮。另外一个是按照当年生产队总的经济效益,刨去必要的积累,按劳动日分配钱。
每个劳动日从两三毛钱,逐步提高到四毛、五毛。家里有两三个壮劳力,寻常也是百八十块,劳力最多的也就是二百元左右。
都是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有人就拿牛师傅说事儿。
牛师傅也不吭声,坐在一个角落里抽大烟袋。等别人都发作完了,才轻轻咳嗽一声,“以后,我每月给队里交二十块。”
我哩娘哩,一个月交二十,一年就是二百四十块。乖乖,这得一家四五个壮劳力干上一整年!
大家鼓噪了半天,才平息下来。
牛师傅又一语惊人,“俺提个建议,队里建个芝麻油坊,利润很大。”
一听有好事,人们又七嘴八舌开始提劲儿了。
生产队长秦光远让大家安静下来,底气不足地问道,“这个油坊,咱们没有干过呀。”
“傻话!你忘了咱是干啥的?”
牛师傅就开始帮着众人合计。一斤芝麻四五角钱,出四五两多油,小磨小油两块五到三块钱一斤,一两块的差价呢。而且,小磨油饼可以上地,比农家肥要强许多,特别适合瓜果蔬菜。
说怼就怼,说干就干。
牛师傅不仅在技术上全力支持,而且把自己家里的簸萁、簸箩、铁洋皮桶、两架磨盘等都无偿捐给了生产队。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齐心协力,你搬砖来我添瓦,该买的买,该添的添,没用几天功夫,小磨香油坊就建起来了。
小磨香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名产,历史非常久远。香油起源于三国时代,南北朝时盛行,唐宋以后得到广泛应用。小磨香油以河南、河北地区为主要产地。历经千年春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方法。
小磨香油因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诱人而得名。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称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芝麻尊称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
小磨香油还有它独特的医疗保健之功效。据营养学家科学分析,芝麻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确能延缓人的衰老,美容等,食用香油,对保护血管,润肠通便,减轻咳嗽和烟酒毒害,保护嗓子,治疗鼻炎等都功效不凡。
所以,侯庄街小磨香油一进入市场生产,就广泛受到一致好评。
那年夏天,队里收小麦时,队长专门发话,“丢麦炸豆大热天,老少爷儿们辛苦啦。用香油给大老伙儿们烙烙馍,大家放开肚子,可劲儿造啊”。
小磨油坊当年生产,当年就见效益。
侯庄街一队用芝麻饼所种的西瓜,销售到全县各个角落,又大又圆又甜,不用挑个儿,个个脆沙瓤,一到市场就被抢购一空,当年西瓜收入超过一千元。
年底结算时,小磨香油收获了巨大的利润,一年下来,单是香油一项就收入四五千块。
全队收入与上年比超出一半多,一个劳动日由三毛八上升到六毛三。
那年春节,全队社员热热闹闹过了一个踏实年。
大老伙儿们都清楚,这个刚刚开始的好日子,绝对离不开牛师傅的功劳。
技艺传承
侯庄街小磨香油作坊建成了,但是,生产队却缺乏做油的师傅,人才短缺啊。
牛师傅就开始手把手教徒授艺。最开始,他先是招收了秦永远为徒。
秦永远是村子里的一个孤儿,他父亲原来在五里源(有说是南庄村)一家地主家当长工。生活没有着落的秦永远,回到侯庄街老家以后,当时吃、喝、拉、撒、住,就在秦家升家里。那年,由于秦家升的父亲要去山西做生意,人要走,就想把秦永远托付给一户安实人家。
牛师傅听说以后,二话没说,“中”。
几天以后,秦永远行三叩几拜之礼,敬拜祖师爷,就成了牛师傅的徒弟。从此以后,秦永远也就有了安身之处。
想做小磨香油,就要了解小磨香油的主要工艺。
小磨香油就是通过石磨磨制出来的香油。石磨磨制的最大好处就是低温研磨,石磨磨制的整个过程只有65摄氏度左右,在这一温度下,香油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及功能性营养成分几乎不受任何损失,而且越磨越香。这些经过磨制流程研磨出来的物质,也就是通称的芝麻酱。要提炼香油,必须在芝麻酱中倒入一定比例的优质饮用水,利用水和油比重不同这一特点,在经过反复物理振动后,水将油从芝麻酱中置换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水代法。小磨香油取油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溶剂,所以不存在任何化学溶剂的残留。将油取出来以后,剩下的就是大量的水和酱的混合物,也就是芝麻酱渣,晾干以后就是芝麻饼,却是很好的动物饲料和植物肥料。
做小麻香油,第一道关口就是选择好芝麻。芝麻因为各地土质、阳光等因素的不同,质量悬殊很大。品相兼优的好芝麻,颗粒如小麦粒一样大小,颗粒饱满,油光发亮,差的只有小米粒一样大小,干瘪无色,握到手里没有粘粘度。芝麻优劣不同,两者的出油率却相差很远。
第二道关口,就是炒芝麻。芝麻炒时要到位,九成半熟料,不能生,也不能老。生了,出油率比较高,香油品相不好,香度不够,保鲜性差,不耐久放,品质下降。老了,出油率降低,口感生涩,甚至会到焦糊味。这就要求炒芝麻时,非常讲求火候。
第三道关口,就是水代出油。要想把芝麻酱中的香油提取出来,就要适时加入热水,让香油飘浮出来才能提取。一般要在入锅以后,三五分钟必须注水。早了,原料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能沉淀分离。晚了,原料降温,油分不能充分提取。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关键是能不能有效地实现香油提取的最大化。
牛师傅先是收了秦永远做徒弟,后来,又收了村子里秦家斌做了徒弟。
再后来,牛师傅又手把手教会了秦光远、秦敬孝、付克安、秦小圈等一大批小磨香油加工的技术人才。
香油香飘千万里,飞入寻常百姓家。
侯庄街一时出现了十多家小磨香油作坊,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产业群。
侯庄街小磨香油,为侯庄街群众的脱贫致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
良好家风
牛师傅不仅德艺双馨,而且家教甚严。
虽然技艺在身,家里吃喝不发大愁,但是每次吃完饭后,都要求家人、子女以及在一块生活的大外甥,把饭碗用热水洗一遍,再把洗碗水喝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他时常教育子女,“人要多做好事、多行善举。有钱的时候,拿钱为人;没钱的时候,就拿力气为人。”
“修桥补路当下功。男儿修路,路路通;不行善事,处处堵”。
一代能工巧匠牛凤岐,在技艺传承、发扬光大的期盼中,老年患病,不幸卒于1980年3月23日,享年69岁。
噩耗传来,侯庄街全村皆惊,为失去一个好邻居、好长辈、好社员和奇技能人,而扼腕长叹。
英灵尚在,精神不朽。
牛凤岐师傅,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勤俭持家,勤奋劳作、积极向上。
其子永贵,在侯庄街独领风骚。1984年建立全县首家养鸡场,率先养殖致富,成为修武县养殖状元(全县八大状元之一),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表彰,先后担任修武县政协第七届委员、焦作市劳动模范,市政协第八、九、十、十一届委员。他扶贫济弱,带领全村一大批人脱贫致富的经验和做法,在市、县多次会议上作经验发言,得以全面推广。
牛师傅的五个外孙子女,也有三个先后走上领导干部岗位。
牛师傅,侯庄街一个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在他和他们那一代手艺人的世界里,他们的梦想和情怀,都很小,他们很真诚、很安静,不为人知,不需回应,就这样静悄悄地,用毕生的精力,朝着一个方向,瞄着一种技艺,去打磨,去争取,去拼搏,去完成。
时间酝酿的是不单是功夫,流逝的岁月已化为极高的耐心。
那份执着,那份坚守,那份挚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向往,是一种万紫千红的希望。
只要有一点进步,他们就会喜上眉梢,抵挡不住这份喜悦;只要有一点成功,就会象花儿一样大脸上绽放着笑容。
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而且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更是泱泱中华几千年的智慧。每一种技艺,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历代工匠巨量的智慧和心血,他们的背后都付出了不能形容的汗水和时间。
匠人之心,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坚持并传承下去的决心。
传统的民间手艺人,他们的消亡和流逝,是一种财富的流失!他们不应该被历史遗忘。回首往昔,再度回想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时,既是对这位身怀绝技手艺人的敬重,也是对往昔慢节奏生活的一种眷恋。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朴素作风,需要进一步感染和熏陶。
今天,我们怀着对牛师傅----这位手工匠人和古老技艺的敬畏之情,希望借力传播中国文化与匠人魅力、匠心精神,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也是对牛师傅他们那一代手艺人的安慰吧。
2017年12月12-20日
ps7m���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