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花燃山色随笔散文
一首应景诗中能包含多少东西--读杜甫<客至>

一首应景诗中能包含多少东西--读杜甫<客至>

作者: 子微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12:32 被阅读11次

客至(原注 喜崔明府相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杜甫的<客至>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一首诗,一直以来都备受读者与批评家的重视。

这是一首应景诗,也就是说这是针对某种生活中遇见的情景写的诗。应景诗在我国古代非常多,诗歌的场景很具体,读者对象多是有针对性的某个友人。一般主要出现在送别啊、迎客啊、接收礼物表示感谢啊等等等等社交场合,多数是即时所作。

由于有非常具体的场景性,应景诗一般不会过于言志,也没有太多抽象的哲思,更不会有互相冲突的,复杂的情绪在里头。

《客至》写的是一位性格随和友好的知府来拜访当时住在草堂的诗人。它是应景诗中的异类,里头有具体的场景,也可以做抽象的哲学思考,同时还有微妙的情绪。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中,对《客至》的解释是这首诗写的好啊写的好,表达了作者和宾客非常开心聚会的喜悦情境,情深意切等等等等。o(╯□╰)o

这首诗远远不止是表达宾主开心的聚会,他有其抽象的象征,而且非常复杂,里面的情绪也并不透明单纯。

舍南舍北皆春水,这句展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作者住在这个居舍里,外界被河流阻断,这是诗人独处的世界。

但见群鸥日日来,这句进一步确认了诗人是一位与自然相处,没有心机的隐士(在典籍《列子》中,群鸥不会落在有心机的人身上)。这一联明显既可以做写实的理解,也可以抽象成诗人独处的封闭宇宙。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里显然有一个贞洁的隐喻,花径,蓬门,是小世界通向外界的接口。 一个隐士,作为完整的、纯然无垢的自我要如何跨过边界与外界相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毕竟没有城堡可以永远不放下护城河上的吊桥。

在很多作品中自我与外界之间的接触并不是那么愉快,自我会拒斥、躲闪、充满恐惧,妄图保持自己内在的和谐与封闭。外界则粗暴野蛮,往往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但由于永久封闭的系统会腐朽和崩溃,自我必须与外界接触,花径与蓬门就是被选中的外界来客进入的通道。

花径从未扫过,蓬门也是首次打开,说明来客是被选中的,诗人带着喜悦的心情欢迎他。

但这个过程并非很多鉴赏文里说的完全是杜甫主动的,原诗的注写的是喜崔明府相过,显然这位崔知县是主动拜访,有点不速之客的意思。

并非杜甫选中意中之人后邀请崔知县来做客,而是崔知县突然来访,杜甫并不讨厌他,顺水推舟让他进入自己的世界。

读完后面的诗句回过来看会发现,诗人的喜悦并不是那么清澈的。

在这里出现杜甫的心理斗争:草堂里的生活突然被一个衣着光鲜的知府打乱,而自己的宇宙既是宁静自得的,又是落魄贫寒的。

虽然欢迎知府的到访,但却也要为自己心理上的落差寻找一个存放之处。比如通过“春水”、“群鸥”、“花径”和“蓬门”等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诗意的描摹,对抗知府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准。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直接描写与知府在家宴饮情况,体现了诗人略微带点自卑的情绪。

光鲜的客人进来了,自己只能给予非常寒碜的饮食,这里并没有很多鉴赏文中所说的怡然甚至骄傲,只有实打实的自卑和歉意。

食物不给力,宴会仍然可以是两个人在一起很高兴的,但这并不能改变作为主人的杜甫心中的自卑。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全诗关键的一联,揭示了很多东西。

首先,读者在这里突然发现原来诗人并不是彻底的隐居独处的,“临翁”的出现直接否定了诗歌开头说的水中独屋,只有群鸥相伴的处境。

诗人夸大了开头彻底的隐居状态,将自己处境诗意化和纯粹化的目的当然还是对抗面对知府的心理落差。

其次,面对知府来访,两人对饮,再叫一个普通的临翁过来参与,而且是隔着篱笆呼取对饮,这怎么看也是一个不太符合礼节的情景。杜甫其实是展示了作为主人良好的场控能力,把性格随和的知府的官格和社会地位给剥去,让其与自己以及普通临翁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去掉等级,去掉礼节,世界大同,众生平等,不分你我,所有人一起举杯畅饮,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场景,但这是通过杜甫作为主人略带强制性的控制和客人随和的性格共同达成的。

崔知县来访的时候显然并没有准备和临翁一起共饮,杜甫要这样做是在给他略微别扭的自尊找一个平衡点(同时又不让客人生气),至此终于彻底消除了自尊的警报,把一次又开心又有点让人感到自卑的宴客变成了安全欢快的聚会。诗歌内部隐隐然乱窜的矛盾感情至此找到了落脚点。

最后,读完全诗,读者发现虽然诗名叫“客至”,但这位客人在全诗中是隐形的,没有得到任何正面描写(还不如那位邻居老翁)。

我们来整理一下杜甫在这首诗中展示的元素。

出世的:春水、群鸥

出世与入世的桥梁:花径、蓬门

入世的:无味的食物、旧的酒(这应该是一种越新越好的酒)、邻居老翁

除了寒碜的食物和酒是不可改变的现实之外,其他元素都是诗人进行了精心加工的工具性砝码,杜甫把它们放在自尊天平的一端,用于平衡另一端那个衣着光鲜、身份高级、性格随和(或者说没有性格)、始终未曾获得具象化存在的客人。

一场开心的聚会,一段喜悦而底下流动着复杂洋流回路的情绪,一首有趣的、不简单的应景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首应景诗中能包含多少东西--读杜甫<客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iz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