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大花,四十几岁年纪。忌讳被人说年老。却爱说他人老。
“你们这个年纪。”朱大花的意思不言而喻,被她指着说话人们的年纪长她几岁,到了朱大花眼里便是老人。
“你们这个年纪,不像我们。”朱大花略显低调地区分开人群类群,声音里却藏不住得意。
有不识相的人说了:“他们亦不过比你大几岁而己。”朱大花怒。尖着嗓子说话。话里满是恼怒。旁人的话提醒了朱大花的年纪,让朱大花恼羞成怒。于是记恨死提醒她的人。
朱大花患有严重公主病。主要表现症状,与人说话,三句便扯到自己。说得都是自己各种优点、长处。既便有夸大其辞之嫌,亦乐此不疲。
除此外,朱大花极爱传闲话。话并非原封不动地传。断章取义。甚至无中生有,仅凭她的臆想创造出许多被传人的原话。
若不了解朱大花,听一面之辞必对所传之人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朱大花乐此不疲。若无话可传,便主动创造谈资。作推心置腹状,掏出对方心里话。转身就去另一个圈子里传。传得亦不是原话。只捡着朱大花感兴趣认为有传播价值的话传。
朱大花并不是每次说话都口蜜腹剑。亦有真想吐露心事的时候。
比如朱大花与所属小圈子里的老大闹了矛盾,有意见。朱大花如梗在喉不吐不快。找谁说呢?朱大花想起她与人常吐槽的对象,大宝。
朱大花所以觉得大宝合适,因为大宝从不传闲话。与大宝说得话就像进了保险箱。
“你觉得王大花怎样?”朱大花用她惯常的开场白。
大宝疑惑地抬头,王大花与朱大花是死党。朱大花问这话何意。
“就那样。”大宝不置可否。
“我觉得王大花不怎样。看不惯她。自认为了不起,自以为她说得都是对的。长得还那么难看。”大宝惊奇地看着朱大花滔滔不绝的嘴。
大宝没记错的话。朱大花常在王大花及她们的小圈子里没少说大宝的坏话。大宝虽不传闲话,可不傻。大宝知道朱大花的小圈子内讧了。
大宝不吭声。朱大花并不在意大宝是否出声,她要的是倾述。有个活的听众就行。
朱大花历数王大花的不是。每说一条必问大宝:“你觉得是吧?”
大宝不置可否地点头。朱大花越说直来劲。
大宝虽深知朱大花是个爱传闲话的人,听朱大花说得久了,亦对王大花生出深恶痛绝来。大宝猛地回过神。佩服朱大花的本事。朱大花说起铁姐们王大花尚不留余力,若说起大宝?大宝忍不住打个寒战。
朱大花一吐为快。对大宝态度也显难得亲昵。
听朱大花痛诉王大花,其恨之切,大宝以为至此朱大花会与王大花绝交。事实证明大宝天真。
第二日,朱大花与王大花又粘在一起。好得更比从前。只是王大花看大宝的眼神极不友好。若眼神是刀,可以杀死大宝一百回。大宝心知肚明。知是朱大花为重获王大花的友谊,添油加醋在王大花面前传了大宝闲话。将自己说王大花的坏话全安在大宝头上。
大宝冷笑,不以为意。
果不其然,过了一段时间。朱大花重又沮丧地来找大宝诉说心事。对象依旧是王大花。
朱大花痛诉王大花的恶处,极想大宝与她同仇敌忾。大宝只是笑,如看戏一般。不附合。因为大宝知道,此时朱大花痛诉王大花的话,但有附和,便会将此话变成大宝所说。
果不出大宝所料,几天后,朱大花又与王大花和好如初。王大花看大宝的眼神充满敌意。大宝暗叹,既便不附和,那些坏话依旧被传话者安在头上。最好的办法远离小人。
你生活中有朱大花吗?你是怎么对待那些朱大花的?
无戒365极限挑战写作训练第257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