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日本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
虽然是愚人节,但是日本人却是认真的。新年号“令和”是日本继“平成”之后的第248个年号。
在今年5月1日,新天皇即位后,“平成”将正式被“令和”所取代。

历来日本的年号,都是出自中国的典籍。
年号“明治”取自《易经⋅说卦传》“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
年号“昭和”出自中国《尚书·尧典》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年号“平成”取自《史记五帝本纪》的“内平外成”及《尚书大禹谟》的“地平天成”。
明仁天皇确定退位后,部分日本国民希望新的年号能出自日本古典书籍。因此日本政府决定新年号将取自日本典籍。
据日本官方宣布,年号“令和”出自日本民间古诗词集《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记者会上解释了“令和”的寓意:“令和”蕴含了在人们的美丽心灵相互靠近之中,文化诞生并成长的意思。
安倍晋三希望每位日本人都能如度过寒冬、在春日中盛开的梅花一般,在对明天充满希望的同时,各自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日本官方认为:新年号“令和”,摆脱了日本选择年号时对中国典籍的依赖。这是日本首次在本国古籍中确定年号。
然而,日本新年号的内核,仍然是中华文化。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日语诗歌集,其中收录了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的4500多首诗词。
《万叶集》虽然是日本古籍,但是本书的题材、表现手法等内容都借鉴了中国诗歌。
中国历史中,也曾出现过“令和”的身影。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礼记·经解》: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
张衡《归田赋》: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清史稿·和珅传》:乃赐令和珅自尽。(手动狗头)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文化发展至今,离不开古代日本广泛地学习中华文化。
“令和”这一年号,依旧烙印着中国文化的印记。
平成时代即将结束,令和时代即将到来。
在新的时代,日本又会发生怎样的转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