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7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7

作者: 苏吴之恋 | 来源:发表于2021-02-20 23:16 被阅读0次

老公昨天趁同学的车返回郑州工作,他走以后,我的效率提高了不少,上午洗了满满一院子衣服,下午完成了第二单元手写教案。(教案一拖再拖,从年前拖到了年后,今天完成任务,封笔。)

天气很暖,人很困,从中间房里装苹果的袋子里,挑了一个最大的苹果,削皮,大口吃掉,太过瘾。

01【远的思维和近的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都属于远的思维方式。远的思维像是在看电视,我们觉得自己能看得很清楚,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导演想让我们看到的。

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情,近的事情。近的思维就像拍摄现场,虽然没法看全,但是身在其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东西。

我认为,每一种思维都有它的意义所在,比如远的思维,我们每天面对的信息无穷无尽,必须把一些信息封装起来,放在头脑里,让它们变成我们头脑中的概念,观点,评价,变成一些刻板印象,帮我我们快速做决定,解决问题,节省时间。

另外一方面,远的思维,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它限制了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有这样一段话:很多时候,我们的心都是浮的,有很多念头产生,这些念头,把我们带离了此时此地。为了让心安顿下来,你就需要有一个焦点。如果你在这个焦点上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变的专注。一专注,你就在这件事里面了。

近的思维就是正念:专注当下,此时此刻。

02【如何培养近的思维】

(1)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评价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加评价,不用形容词,只用动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个妈妈控制欲很强。(评价性语言)

这个妈妈在咨询室里指着女儿说:“我不允许你这样做。”(描述性语言)

就如同老师表扬孩子,“你太棒了!”空洞且没有意义,不如具体而实在的评价,“你坐姿很端正,你写字很工整。”

我总是会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评价和想法把看到的东西装起来,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以每次在自己想要评价的时候,刹住车,告诉自己:不要刻意评价事物,认真去“看”舞台上发生的事情。

(2)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抽象的问题思维方式是远的思维,问抽象的问题只能得到抽象的答案,问具体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案。

比如:我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有些紧张,怎么办?(太抽象,概括了。)

询问:你遇到哪些人容易紧张,遇到哪些人不会呢?你在什么场合容易紧张,什么场合不容易紧张?你在与人相识的哪个阶段容易紧张,那些阶段不会呢?最近你在跟谁交往,感觉怎么样?

(3)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在用远的语言的时候,我们总是先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一件事情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好像我们需要某种承诺,才能够有所行动。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只有做完才知道。如果我们不投入,通常事情也完不成。大部分人希望先看见,才能相信。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才能看见想看到的东西。

你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现在能做什么?】

03【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实其实你并不知道。

一个好的倾听者,心理会有很多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自己的心里,而在别人的心里,所以才需要提问。而一个不好的倾听者,他的心里会有很多答案。他觉得自己早就知道别人要说的东西,所以听到的永远都是他心里想的,没什么意外。

(陈老师的这段话点醒了我,有很多时候,我也是带着自己心里的答案去倾听的:校长让听李强老师的时候,我就觉得李强不过是一个打鸡血的人;我在机构听老师讲招教课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这些课我都听过好多遍了,老师讲得还是那一套东西;我问组长关于录课的问题前,其实我已经决定用钉钉录课,所以组长推荐其他的录屏软件,我完全是没有听进去的。)

思维发现的三个过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我们对某件事的理解会呈现螺旋式的深入,最后会简单归纳出某件事情的本质。如果人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也能以这种螺旋深入的形式发展,就会具有一种弹性的思维。掌握这种思维的要诀跟倾听很像,就是不要太快确定自己知道的东西是什么,从而为探索其他的可能性留下空间。

小节:本次的读书笔记,有三块内容【远的思维和近的思维,概念区分】【如何培养近的思维,近的思维要我们聚焦】【倾听的重要性,知道问题的答案在别人心里,才要倾听】

相关文章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7)

    今天看到一个观点,结束不是答案,结束之后是迷茫。 深有体会,做任何转折性的决定都意味着结束,结束之后反而会迎来新的...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7

    老公昨天趁同学的车返回郑州工作,他走以后,我的效率提高了不少,上午洗了满满一院子衣服,下午完成了第二单元手写教案。...

  • 《了不起的我》7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你是否在进行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三十多的人了,你该努力,你该自律,...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了不起在哪

    1、一次必然的“因缘际会” 想要研读《了不起的我》这本书的计划“蓄谋已久”,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前三十年的路走得实在跌...

  • 2022-02-17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陈海贤” 你要走多少路, 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鲍勃·迪伦曾写道:“一个...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名称:《了不起的我 —— 自我发展的心理学》 阅读时间:2019-10-29 - 2019-10-31 (3天) ...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他们需要改变,可他们的思路却是证明改变很难。 你其实一直有选择。当你告诉自己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待在一...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最近将陈海贤老师的新书《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读完了。海贤老师在最后一章结束时留了问题: 这本书里,最打动...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在你存在之前,这个世界就已经存在了。在你死后,世界还会继续存在。那你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是...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

    1、因为情感的大象受9经验的好处支配,必须通过新的行为创造新的经验,才有可能改变。 2、真正心理舒适区是我们熟悉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kf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