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288974/1de10389fb733c93.jpg)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并且始终相信这样的幸运将会一直伴随着我。首先,应该感恩时代,感谢出生在了一个平民百姓也能够接受教育的时代。
春秋以前,教育“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民间是没有学校的,所以平民百姓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接受教育的只能是诸侯贵族,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在官学中接受教育的机会。春秋末期随着王权的没落,文化下移,一部分古籍从宫廷流落到民间,民间开始慢慢兴起教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创了民间办学,但教育也仅仅局限于男子。古时女子是不允许接受教育的,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直到民国时期,渐渐才有了女子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一些女子学校开始兴起。而我,既作为平民,又作为女子,到入学年龄之时,能够顺利入学,毫无阻拦,真是幸运至极。
中国过去有句俗话:"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靠科举,然而科举有时候恰恰是对知识分子的摧残。要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一系列的考核,才能够光宗耀祖,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每三年一考,这样就不难理解父子俩同时上考场的情形了。在古代,科举考试并不像现在的高考这么简单,有时候要耗尽读书人一辈子的时间。范进中举考了34年,到54岁才考中举人,然后疯了。而现在的我,充其量算是一名小小知识分子,识得几个字,尚且没有寒酸到被人称作“穷酸秀才”。虽然经济还不够宽裕,也不至于流落街头,能顾及温饱。感谢时代以及国家体制的进步,让我这样的小人物也能够进入国家体制为国效力。假若生在那科考时代,定然轮不到我这样的愚笨之人“吃皇粮”了。
人最应该感恩的是父母,感谢父母将我从混沌中带到光明世界。其实,人在成为人之前要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而我很幸运,既能成为人,又能平安健全降生,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虽然生的其貌不扬,但也四肢健全,而且在父母几十年的精心照顾下,到现在身体尚完好无损,并且健康平安的活着,这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啊!父母之情的伟大常常会被我们忽视,它们总是零零碎碎散落在每一天的平凡和成长的守护里。
不为父母尚且不知养儿苦,然而父母养育我们从不抱怨,从不求索取。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别离与相送。龙应台在《目送》中这样定义父母与子女: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幸运的是,我与父母虽然在不断别离,但在不远处的几十公里开外。回家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儿,遗憾的是,即便这样,我也是不常回去的。终觉得父母付出太多,而我能够回报的却很少,即便是简单得陪伴。
我是一个幸运儿,是被上帝眷顾过的孩子,所以应该感恩一切,包括国家宇宙万物。感恩自己尚且可以享受光明,感恩上天赐予健康,感恩自己还能够在朗月乾坤下生活。我更应该感恩我们的国家,让我们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书可读,且不必担心下一秒炮弹会落到哪里,也不必担心走在大街上被子弹穿过胸膛。
平安,健康,自由,此生足以,感恩一切天地万物国家,父母!
2018年7月2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