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镇东头陈家祠堂旁边有家远近闻名的麻花店,名叫——陈麻花。陈麻花有大有小,大的如臂膀粗,小的跟小手指一般细,无论大小都酥脆香甜。
陈家麻花酥脆香甜,胜似酥糖,进嘴就酥,越吃越好吃,连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也非常喜欢。
向陈家请教制作工艺的人多了,陈老爷子陈正淳应付不过来,干脆大方地把制作工艺整理成文,悬挂在麻花店的招牌旁边。让你自个去看,让你自个去领会。
陈家麻花制作流程:
1、面粉加糖加油搅匀。
2、加水和成面团。
3、醒面30分钟以上。
4、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等分切开,搓成圆球。
5、圆球搓成细条,拧成麻花劲,做成麻花胚子。
6、放入6成热的油锅中炸至变色即可。
备注:麻花成不成,还得看修行。陈氏子孙感恩先祖,感恩上天。
可能是制作工艺掌握不到位的原因,可能是陈家没把精髓完全告知留有后手的原因,也可能真是上天造化修行不够的原因。总之按着那个公示的制作流程做出来的麻花总是感觉欠缺点什么,没那么好吃。曾有大师级的面点师仿制也达不到效果,正宗不了。再向陈老爷子深问,他就回复:此乃百年老店,先祖护佑、上天眷顾。
搞得神乎其神,从而名气越来越大。
可能是为着满足陈家麻花那甜香酥脆给予的口福,可能是为着瞻仰陈家麻花百年老店的名气,更可能是为了验证陈家麻花“麻花成不成,还得看修行。”的那句神奇。陈家麻花店的生意特别红火。
远嫁的姑娘回娘家第一时间就会到陈家麻花店买上一些回味回味儿时的记忆,离开时,再带上一大兜到婆家炫耀炫耀家乡的美味。
外出求学的孩子往往也会带上一大兜陈家麻花,一是解决自己的口福,带在路上投个方便,饿了好及时填饱肚子,更是为了沾沾福气,检验检验修行,祈求获得更大的学问。
相传当年陈元廷58岁时,受上天眷顾,在举人桥上,阅得天书,考上举人,获得功名。
陈元廷陈举人上任做了个教谕,相当于现在市教育局里的一个官员。
市教育局的办公院落在蜀郡东八里胡同,胡同口有一家百年老字号——廖记麻花店。廖记麻花的香味弥漫在整个东八里胡同,进入这个区域就能闻到,遇到刮大风,还会飘得更远。馋人口水,吊人胃口。蜀郡有传言:东八里有两香——书香和酥香。
陈元廷回家探亲的时候,专门给80多岁的老母带回廖记麻花。牙都快掉完了的陈母别的硬东西都吃不了了,可能是这廖记麻花有进嘴就酥化的特点刚好适合陈老太太,所以陈老太太吃得很香,很对她的胃口,吃了就忘不了了,时常传话来说还想要。
陈元廷是个孝子,也是个有商业头脑的人,托人捎带几次后,思路就开化了。
“何不在竹林镇也开个这样的麻花店呢?”
说干就干,陈元廷让自己的小儿子进到廖记麻花店拜师学艺,全部掌握制作流程后就回到竹林镇开了个麻花店。或许是这麻花确实好吃,或许是大伙买陈举人的账。这麻花店一开张就很受欢迎,生意很是红火。
陈家麻花店靠着一代人一代人的传承,靠着一代人一代人的优化改良,在竹林镇扎根开花结果,拥有了自己的独家秘笈。陈家麻花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成了竹林镇的地方特色代表,并录入地方县志。
说到竹林镇,走过、路过、听说过的不会不想到陈麻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