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小雅就是一个学习过得去的孩子。因为智商还行,但不够勤奋,成绩也不算太优异。
能否考上镇上那所县级升学率第一的中学,她父母也心里没底。于是偷偷找人给她算了八字。八字先生问母亲几时生的小雅,母亲说没看时间,估计凌晨3点吧。那八字先生算完,确切地告诉母亲,这闺女这次考不上好学校。
父母对女儿寄予厚望,觉得这次是命运捉弄,做好心理准备,找人托关系,多交些钱也让小雅去读那个县级中学,绝不上镇上直升的那所校风很差的学校。
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小雅最后居然考上了那个优质中学。更幸运的是一进校就与一学霸成了好友。从此与那学霸朋友,像穿了连档裤一般,形影不离。
小雅自然比小学时学习更勤奋。唯独对数学,她和学霸好友都是直接放弃了。因为那数学老师,原本只是小学老师,后来拿了个成人高考大专,又凭关系调到了中学。从来没教过初中数学的他,很多题他自己都讲不明白,很多时候直接念答案。
最重要的是,他上课说话声音有气无力,毫无波澜,从不叫人回答问题互动,整个氛围让人昏昏欲睡。连小雅和她学霸好友都是如此。一上数学课就赶其它科作业。
中考小雅因为数学考得实在是差强人意,以三分之差与县里最好的高中失之交臂。
后来她干脆谈数学色变。阴差阳错读了所中专,心里万个不甘心,于是又报了大专的自考。因为畏惧数学,专挑了没有高数的英语专业学习。
没想到儿子小学时数学成绩还行,一上初中就不理想了。他可不是因为老师误人子弟,进的是火箭班,老师都是市重点优秀老师。
小雅就不明白了,初一数学没那么难嘛,怎么考出那样的成绩。数学老师说,孩子是学习态度有问题。于是乎寒假时,她决定花点儿精力管管儿子。
两个月的网课,孩子学得一塌糊涂不说,懒散的性子越发严重了。小雅不得不对他提要求,每天做完练习后,错题第二天必须讲给小雅听。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错题必须弄明白,不是仅仅抄个正确答案就完事。
其实小雅心里也没底,毕竟数学从来都不是她的强项。但是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就是觉得数学没有他儿子说的那么难。
“妈妈,你不知道,每次填空题最后一题,还有应用题最后一题,真是太难了”,儿子常常感叹。
那天,她看了儿子卷子,居然最后三道应用题都没做,顿时火冒三丈,失望至极。
“三道题,30分啊,你就这么直接放弃了,连尝试都不尝试下?我就不信了,真的难到笔都动不了!”小雅实在没法了,一半是好奇心,一半是想示范给儿子认真钻研难题的精神,陪着儿子读起了应用题。
确实现在的题文字一大段,就像做语文的阅读理解题。但是小雅坚信,题再难,说的也是中文,咱一句一句读嘛,读不懂画出来嘛,还能读不懂吗?
她带着儿子读一句,找关键词,草稿本上画图或者列关系式。一大段文字,硬是引领着儿子把一个复杂的式子列出来了。最后她和儿子成功地解出来了那道题。说实话,她都没任何印象以前初中时是否学过这样的题。
接下来,又见识了好几道对她来说完全是全新的题型,都一一做出来了。后来连续跟儿子研究错题几日,她内心莫名其妙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觉得做出一道难题来很有成就感。儿子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她不确定。
她于是对儿子半开玩笑地说:“陪你学数学,让我一不小心都爱上数学了”。
她一人带两孩子,老公早出晚归,白天又是家务洗衣做饭,还有自己的工作。忙得陀螺一般,常常做完午饭,先陪小宝学英语,再接着马不停蹄,听儿子讲错题。
母爱真的是能量巨大,居然可以激发出那么大的潜能,让一个曾经离校20几年,曾经最讨厌数学的人,可以那么饶有兴致地在数论,几何,方程应用题里自在地遨游。小雅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