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后感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阅读感悟(二)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阅读感悟(二)

作者: 悠悠兰草香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17:56 被阅读0次

今天继续用分析阅读法阅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第一部分的三、四、五章。

主要内容:

1.三种关系:原生关系、原生关系派生出的派生关系、延伸关系的缺失而出现的替代关系。从原生依恋派生出的关系很少会反过来和原生关系发生冲突。相反,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这些派生关系更加重视与父母的关系。有形成了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而由于原生关系的缺失,而出现的替代关系,基本是由任性随意产生的,是偶然和混乱的产物。

2.教养是一种权利。教养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三个要素:有需求的依恋者,愿意承担责任的成年人和孩子对成年人的正常依恋。而这种教养的权威,是来自父母和孩子恰到好处的同盟关系。

3.依恋,让关系得以归位。只有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才愿意听父母说话,跟父母亲近,让父母成为自己的榜样。依恋关系也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愿意为了父母努力。

核心观点:教养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不需要费心争取、人为推动, 要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原生依恋关系,这种权力就会自发产生。才能让关系得以归位,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关键词:原生关系、派生关系、替代关系、安全保护圈、教养权利、依恋、上进心

我的收获:

依恋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才能得以归位。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孩子才更愿意听父母的话,与父母亲近,让父母成为自己的榜样。女孩子也才能从这种依恋关系当中获得上进心,愿意为了父母而努力。延伸依恋关系也可以派生出其他的关系。这非但不会影响原生依恋关系,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比如孩子喜欢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并不影响孩子继续喜欢爸爸妈妈。反而会形成基地外的安全保护圈,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而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原生依恋关系出现了问题,孩子不再依恋父母,孩子就会用另一种关系来替代原生关系,比如同伴关系。而作为替代品的依恋关系基本是任性随意产生的,是偶然和混乱的产物。这种替代关系往往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时,一定要从关系上找原因,而不是紧紧地盯住孩子的行为。其实,这本书就是想要告诉我们要用更加柔软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相关文章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阅读感悟(二)

    今天继续用分析阅读法阅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第一部分的三、四、五章。 主要内容: 1.三种关系:原生关系、原生...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阅读感悟

    我用分析阅读法阅读了《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的第一部分的前两章内容——关系,孩子与父母的心里脐带和依恋关系,一切社会关...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二)

    第二部分 不被看见的孩子,自我难以健全 第6章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孩子一旦不再依恋父母,就...

  • 让我“另眼相看”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每个被看见的孩子都是天使。 ---题记 ...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昨晚看了央视纪录片《镜子》,感慨颇多。 纪录片记录了许多问题青少年被送入专门的培训学校接受"教导,沟通",他们中不...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世人求知己,无非希望哪怕能有一个人,能和自己的精神世界互通,自己的价值观、感情、情绪等各个方...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这次参加弘丹老师的30天听书稿写作训练营,我选择的书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本书呢? 一、对这...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本周开始,三年级的女儿正式开始了寒假生活。寒假不仅是孩子忙碌了一学期,娱乐休息的时光,也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孩子问题行为背后,大都是依恋关系出了错。 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例子 晚上8点,12岁的明明还在和同学视频聊天,一会吐...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关系,教育的捷径是首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别为了各种技巧,别为了纠正孩子的各种行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阅读感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xz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