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成年人的精神美学

作者: 吼影厂 | 来源:发表于2019-10-11 18:46 被阅读0次

    首先这不是一篇关于抑郁症的科普文,而是我作为一名中度患者尝试提出的相关探讨和自救方案,希望能够对不胜其扰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这社会亢奋久了

    需要一些安静下来的元素

    昨天是10月10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且忙碌的周四,“十一”的爱国情绪(假期躺尸)还尚有余热,即将到来的“双十一”省钱大作战(吃土乱买大狂欢)也撩拨着每一只上班狗的平静道心,一息仅存的鸡血也在“骂NBA”和“骂港乱”之间做着“单押”和“双押”的艰难抉择。有时候回头想想,我们这两年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好像参与了太多快闪式的线上情绪游行和真正的游行比起来,这一波接着一波的鸡血行为艺术没有明确的诉求,没有清晰的对象,它只是汇集起来一股戾气,针对所有粘连事物一通发泄,然后瞬间消散无踪,等待着下一次另一个交火点的出现,我知道这样说会有很多人表示不屑,他们会鄙夷我的三观,端正我的态度,毕竟“大是大非面前每一次出手都是英雄式的正义出击”。这社会亢奋久了,也需要一些静下来的元素,那就借着昨天这个普通周四之外的另一个叫法:“世界精神卫生日”,安静的聊一个很多人聊过又好像没有聊清楚的精神卫生相关的话题——抑郁症,以一名自救患者的身份。

     心中的抑郁像只黑狗 

    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鉴于“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关注程度还比较弱,在这里先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每年的10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确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它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于1992年发起的,旨在全球范围普及精神疾病相关知识。

    “精神卫生”似乎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相关信息在现代社会经常被提及又好像都浅尝则止,很多人感觉在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正发生着什么,又像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一样懵懵懂懂,焦虑且无助。关于精神卫生的危害,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段描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死亡,自杀是15-29岁年轻人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道路伤害。”

    以我们要聊的抑郁症为例,在世界卫生组织于2017年出具的一份《中国网民抑郁症调研报告》中显示:全球有3亿人以上罹患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3%,其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以20~60岁的职业人群患病几率较高,具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可以说每100人里至少有3名抑郁症患者,该组织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疾病负担的首位,全球范围内每年所造成的自杀人数可能高达100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数据指的是已经达到病理性抑郁症的人群,还不包括具有较强抑郁情绪的精神困扰者,而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相对应的是,在中国仅仅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在出现抑郁情绪时会寻求专业机构或个人的帮助。

    我们发现这样在现在的中国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抑郁相关的心理治疗成为一种迫切的实际需求,但患者不愿意或没有意识在更容易的前期主动寻求治疗,造成了相关领域的市场化发展进度缓慢,药物基本依赖进口,而政府在这个领域的推动也还比较无力,至少心理治疗暂时还没有被纳入医疗保险,所以当我们意识到抑郁情绪影响到生活的时候往往只会做一种选择:自救。于是我们看到仅百度抑郁症贴吧就聚集了33万人,累计2000多万条发帖,翻阅贴文你会读到满屏的自我厌恶和自我放弃,同时伴随着自我救治的无奈和痛苦。

    我从三四年前开始明确感受到抑郁所带来消极影响而饱受煎熬,用丘吉尔的话来形容“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在经过短暂的帕罗西汀治疗之后我坚决的放弃了药物,理由是我相信这种状态也是构成我的一部分,我要做的只是花一点时间来接受它,只是没想到这一点时间居然这么长,长到我至今也不清楚还需要多久。

    虽然我还偶尔被它咬住,但好的一点是我已经不再那么厌恶这种状态,甚至还有一些喜欢,抛开那些无法改变的基因元素,我把自己在和这条黑狗持久撕扯中的一些感受于此分享,愿那些阴哀的世界里能出现更多彩色的种子:

     请更真实独立的感受自己 

     你的重要性远超周遭对你的看法 

    研究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曾经出示过一张图片,一个篮球队员站在一群人的面前,面带笑容,而在他后面,站着一群表情不是那么愉快的人。彭凯平让中国人和西方人来判断这个运动员的心情,结果是:西方人更倾向于认为他是快乐的,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认为他是不快乐的。

    这是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西方人认为个人的情绪表达是独立于别人的,而中国人则会觉得,个人情绪是该随着环境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所以看到后面那些人的不愉快的脸,想来那个篮球队员也只有表面在笑,但骨子里不会高兴。

    我们经常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在中国文化里“独立”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在主流文化派系里做选择,普世价值观允许你在一个很年轻的阶段个性叛逆,但即便你自己也会清楚的感受到坚持和回归之间的撕扯,这其实就是文化环境带来的枷锁。

    对于这一点我想说,请更真实独立的感受自己,即便你的本质是丑陋或者邪恶的,也请相信“你”的重要性远超周遭对你看法。

     三十而立 

     不是三十焦虑 

    不知道为什么从父母说出“你多少岁了,应该懂事了”开始我们喜欢给自己的人生上一套闹钟,多少岁应该结婚了,多少岁应该生孩子了,多少岁应该退休了...其中声音最大带给我们最多焦虑的应该就是那句“三十而立”。

    读书不认真终归是要吃没文化的亏,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原文算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状态的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是《论语》里我现在最喜欢的一段,其中大家用的最多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愿意是指“在三十岁的时候要明确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在四十岁经历了更多之后对之前的态度和原则不疑惑和摇摆,到了五十岁可以坦然面对人生的状态,因为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很漂亮的一段思考却被很多人曲解成“三十岁事业有成,四十岁啥都懂,五十岁要认命”。这本身是非常可笑的,而拿着这一知半解的认知自我鞭策就比较可悲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20岁阶段迷茫在社会身份的泥潭里,到了后半程更是因为没有实现所谓的“三十而立”陷入深深的焦虑。

    对于这一点我想说,等你准备好了再长大吧,在那之前好好享受一个孩子的乐趣,不用关心年龄,一切终会自然而然。

     没什么大碍 

     你准备好了再出发吧 

    非常反感现在一些所谓的自媒体流量乞丐的做法,提及抑郁症总是挂在一堆恐怖的社会新闻里,“自杀/乖张/自闭”成为和抑郁强关联的标题和话题,为了阅读量可以毫无底线的放大抑郁的负面,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信息对于正在煎熬中的抑郁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媒体人是一个极度需要自我约束的社会角色任何一段无意识的言论都有可能会对读者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你可以偶尔忘记理性客观,但请千万不要扔掉善的本意,否则文字的恶甚于执刀。

    我不否认抑郁于我的负面挤压,情绪的莫名亢奋和低落让我总是独立在这个世界之外,执拗的拆解生命的意义让我对所有事情悲观且消极,回避与人交流自我厌恶孤独而又情感稀薄,强行社交堪比被强奸,最近的半年我甚至完全脱离了这个社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生活,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整整半年我没有静下来看过半个小时的书,我把自己放逐在一个完全荒芜的精神世界里,煎熬且痛苦。我一度怀疑自己会在某一天来到一个海边结束自己的一切,所幸的是,我没有。

    如果把这种情绪比喻成一片没有边际没有波澜没有风和生命的雾霭死海,我的感受是:

    亲人,是绝对不会与之倾诉的对象,我有一种本能的回避,害怕把这种磨人的病原体延烧到他们的身上,我希望他们呆在远离这片死海的岸上,而我向着相反的方向拼命游去;朋友,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很难感同身受的理解我的困扰,当我尝试倾诉得到的无非就是“你应该去散散心”“你总归是要生活的”“你就是想太多”,他们像是海面上空偶尔掠过的信天翁,低头叹息一声也仅此而已;而这些该死的自媒体则是拿着石块拼命把我往深海里赶,而后真正出现的一抹亮光其实是我的女朋友,她好像永远在和我说:“没什么大碍,你准备好了再出发吧。

    于是我感受到那个世界的一些松动,我不再抗争转而拥抱接受,在开始再出发的时候,我想对正在饱受煎熬的朋友们也说一句:“没什么大碍,你准备好了再出发吧。”

     抑郁并不糟糕 

     它是成年人的精神美学 

    最后我想说抑郁其实并不糟糕,它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阴翳之美,更像是一种生命的赋予而非惩罚,在这冗长的挣扎期里我收获了一些在平凡生活里很难得到的东西,我像是多了一双眼睛,能看见很多非常棒的生活抽象,期间我无意识的用手机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这些都是以前我端着相机在街头也难捕捉的神秘宝藏,我开始真正抛弃一些杂质,理解色彩理解文化理解风格,熟悉工具吸取新的元素,也开始排斥碎片化的了解崇尚系统化的学习,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抑郁让我真正进入三十而立。

    既然是生活的赋予,那就让我们照顾好这只黑狗,享受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生命过程。

     本文系吼影厂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来自微信公众号吼影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抑郁是成年人的精神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bz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