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周六准备的会员演讲,时长要求4-7分钟,我估计需要删除200-400字才行,内容来自于2018年自己的文章《羞耻,自恋与扩容》。)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3982479/7f261454786a86f1.jpg)
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颁给了影片《Free Solo》(《徒手攀岩》)。不知道大家看过了吗?(停顿3秒)
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小伙亚历克斯,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徒手攀上了900米高的酋长岩。从几层高的阳台往下看,我会头晕目眩,而酋长岩,相当于300层的摩天大楼。
在光秃秃的石壁上,山风呼啸而过,没有可以抓的树枝、草丛,没有明显的、凸起的石头。他要用四肢承受几乎整个体重,他难道就不怕手一滑掉下去吗?(停顿3秒)
我喜欢骑车,环骑过海南岛、青海湖,最痛苦与危险的一次是骑行稻城。在那一次的旅行中,我经历了独自翻越疙瘩梁子山的孤独,在海子山遭遇到大雨冰雹的袭击,我曾被一群凶猛的藏狗追击,也曾因高反而彻夜忍受心脏狂跳的痛苦。
身边的人一边钦佩我的勇气,一边非常不理解地问我,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这值得吗?(停顿3秒)
和我一样,很多人都有逃离现实生活,想出格去做一件事的想法。比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去速降、去蹦极、各种冒险,好像那样才能体会到自己不仅仅是挣钱机器,还是一副有血肉的躯体。
还有的人想不管不顾辞职创业,或者想淋漓尽致地爱上一回,但真正敢于行动,去实现这些想法的人却很少。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外在条件约束,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难以突破内心的局限。一旦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他们会害怕失败。
为什么仅仅因为害怕失败就会扑灭很多人的梦想?心理学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深深隐藏的羞耻感。
婴儿刚从母体出来,他是无法区分自身与世界的,他认为自身的一个念头,会得到世界的马上回应,他觉得自己就是神,这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就是全能自恋。
可现实是,婴儿的啼哭并不能每次都得到妈妈的照顾,他的吃喝拉撒及行动会受到各种制约。
婴儿会发现一个事实——自己不是神,是人,甚至很多时候连普通人能做的事都做不到。那巨大的落差及卑微感,让婴儿觉得无比羞耻。
于是每个成年人,在做人、做事时都会下意识地避免可能的失败,以及潜意识里的羞耻感。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看到喜欢的美女,看看就好;面对不期而遇的商机,小心翼翼。
可总有一种人,他们仿佛是天生的冒险者,看到心仪的美女,会死皮赖脸的缠上去;看到突发的商机,会不顾一切地紧抓不放。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人追到了女神,干成了事业。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人为什么能够不惧得失,勇于去追逐这些旁人看来脱离现实的目标?答案是他们成功过。
只有成功过,才能激发他继续行动,扩大成功;只有在现实生活经历过、做过不同寻常的事,才能让他们心理容量变得更大,相信自己在某时某刻无所不能。
那些身在权力高位的人,总是有比一般人更大的野心与能力,这除了他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得更远,他有权力调动更多资源外,这一路披荆斩棘的现实成就给了他全能感。
这种感觉带给他自信与活力,从而让他能力更强,成就更高。这为他创造了一个正反馈系统,让其不断的从中获取能量。
地位较低的人正好相反,成就越少,心理空间越狭小,羞耻感抑制着全能感,即使有才华、有机会,也会因缺乏勇气,而一次次地错过。
也许,我们熟知的那句名言应该改成:“成功是成功之母!”
当一个成年人去做冒险的事情,就是想去获得一些比他人更高的现实成就,这将带给他全能感。当他勇敢地去爱一个人,就是遵从了自己的自由意志,放下了深藏内心的羞耻。
当全能感战胜羞耻感,他在爱、恨、投入及创造中,就将充分展示生命的活力,他在一次接着一次的成功事件累积中,才有可能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我是**,一个用书籍升级大脑,用单车丈量世界的人。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