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圈里有个小伙子,以前跟着牛哥,请牛哥做的顾问,他要做圈子,牛哥认为做圈子有三个核心:定位、门槛、价值。
定位一定要准确,不能什么人都有,最好是同行业,例如EMBA最初都是不限行业的,现在的EMBA则限范围了,例如医药范围的,越限制,越有价值。
门槛呢?要高。
价值呢?要大。
他定位在了淘宝领域,找了一个做淘宝自媒体的大咖给推广了一下,他众筹搞的这个项目,每人10万元,招募了50个人,这些人是原始股东又是圈子的原始组织者。
然后呢?
他给这些人排列顺序,每周为一个人的主题周,例如本周是懂懂主题周,周末我们要去参观懂懂的团队,去听懂懂的分享,附近的小伙伴都可以报名,大家回去以后要分享懂懂的网店……
一做,火了,这里面有个前提,他给了那个做自媒体的10万元,由他来摇旗呐喊,否则也不会有人拿10万元去当小白鼠,这个其实蛮容易理解,假如我帮一个人众筹,按照这个标准,50个名额瞬间的事。
因为是投资,这个项目又没有开销,无非是差旅费,几乎是零成本。
第一年就很火。
牛哥又给调整了策略,要求每年递补进来30%,淘汰30%,淘汰分为主动淘汰和被动淘汰,例如有人发展大了,不愿意陪大家玩了,那么就主动淘汰了,有人弱小了,被动淘汰了。
年费为递增式,例如第一批的年费为1万,第二批的为2万,第三批的为3万。
到期以后,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初始入会费缴费。
例如我是2万的,哪怕以后涨到10万,我还是2万,但是有个前提,我不被淘汰,圈子限额50人。
前天我在他公众帐号上看到的2016年名单,价格已经涨到3万多了,里面不少牛人了,我还是有点心理不平衡。
因为这个模式是我最先提出的,只是我没做而已,我怂恿大家做,大家可能没兴趣,最主要的是怕招不到人。
这个东西最难的是启动人群,牛哥给设计的模式很高明,用入股的方式来实现了筛选,能随便投出10万元的也不会太菜。
第二批开始就不用入股了,只交会费就可以了。
每个人都是里面的资源贡献者,又是资源获利者,假如有人搞这么一个自媒体圈子,每个人的单篇阅读量都过万,你让我交5万元我也交,一方面我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相互交叉推广,一方面我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但是,这个事一般人也做不了,每周都要出差!
一般只有明星、企业家、官员才是这个节奏,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每天都要好好待在家里,不能随便出门。
这个模式可以延伸到每个领域,前提是有人能帮你搞定第一批人,还有一点,就是你要思考能给大家带去什么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