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社会的真实,不会因为风平浪静而被消解。有时候,一个人的真实生活经历,让这风平浪静,也防不胜防。
突然之间,一篇《我是范雨素》的网络文章就火爆了朋友圈,文章也松松超过+10万的阅读量,仿佛平静的湖面上掠过的一波狂潮,让平静的湖面防不胜防。看了这篇网络文章,首先给我感到这是一家自尊要强、自立奋斗的一家人。
母亲是村里的政治强人,爱护儿女,工作能力突出,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也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物。
大哥哥(范雨素的)有点迂腐,对文学家痴迷妄想。
小哥哥,学习好,大学毕业当了官,本来前途无量,后来染上赌博。
大姐,因病智障,最后因病而死。
二姐,爱读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却婚姻失败。
范雨素,爱读书,曾经膨胀,婚姻失败,独自带着两个女儿,成为社会底层的月嫂。
从这个家庭中的五个儿女看来,每一个都要强、都喜爱读书,这都是得益于他们母亲的良好的启蒙,按说这样的家庭只要通过努力奋斗,就能成为一个成功励志的大家庭。
按说有这样较好的人生启蒙、思想觉悟的家庭,应该能出几个社会中等人物,中产阶层,但事实是范雨素的家族里,却没能出一个中产阶层。按这样推理,那些从小缺少好的人生启蒙,从小对读书不在乎、无所谓的家庭,培养出来的不都成社会渣滓了吗。
但事实却富有喜剧性,与我们想的恰恰相反。爱读书的人,很难化身成蝶,变成中产。而违法乱纪、违法经营,把诚信丢在垃圾桶的人,却能快速掘金,很快地成为土豪劣绅。这样看“读书无用论”真的不是一句假话,“读书改变命运”的话,却不过一句正经的扯淡。
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坚持在生活和事业中做到苟且的人,都变得慢慢富有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是范雨素》中写到的那位上过福布斯富豪榜的土豪,如果不是苟且地快速地挣着大钱,又怎么能心安理得地养着一个如夫人,和如夫人的两个私生子呢。
农村征地的维权运动中,那些维稳的小伙子们,如果不是苟且地依附权势,又怎么能忍心打断一个60岁维权老人四根肋骨呢。
《我是范雨素》能迅速在朋友圈被火爆转发,其原因正是,文章叙述太过真实。一个自强自立的人,依然能被命运设计变得非常拙略。跳出命运设计之外,就要考虑一下另外有哪个重要原因,才让一个自强自立的家庭变得相当不堪。
制度设计之缺陷,让他们这样农民工的子女,依然无法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让农村非法征地,可以瞬间打破一个家庭的平静。这才是面对命运设计,而无法抹去的痛。
除了社会制度缺陷的原因,范雨素的命运,包括其家族的命运,也有很大的个人因素,比如自我事业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没有正确的规划、过于个人理想主义。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终究逃脱不了生活的贫穷,只能靠着“远方和诗”给他带来精神上的麻醉。
《我是范雨素》语言朴实平稳,没有对亲人对社会过多的埋怨,只有对亲人真实经历平实的叙述,叙述中又薄含着对被命运设计的幽默讽刺。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一句话是全文的魂。“觉得自己是一个看不到理想火苗的人。”却对她自己上一句话进行了更深入的注解,充满了麻木和无奈。其实,这种麻木和无奈又何曾不是每一个有自尊,却生活的相当失败的社会底层人的内心写照呢?
《我是范雨素》火了,与其说范雨素火了,不如说千千百百个像范雨素的母亲这样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火了。
抛开如今“读书改变命运”的虚妄,很多人看到了范雨素的无怨无恨。
为什么范雨素能做到无怨无恨,恰恰离不开“读书”的巨大作用,因为读书让他胸襟开阔,自信面对人生,与书对话才能笑对世态,与书对话才能不惧炎凉。除了这些,因为还有母亲伟大无私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