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雁f专题
随笔||古诗词中的大署气象

随笔||古诗词中的大署气象

作者: 罗坤_a9cb | 来源:发表于2022-07-27 08:12 被阅读0次

    “热浪炙烤行人愁,雾散露干梅子疏。蝉鸣蛙跳荷塘中,篱前听雨迎小暑。”炎炎夏日,热浪滚滚,小暑已过,大暑将至。遂捧起一本唐诗宋词,在古诗词中寻觅大暑气象和那淡淡凉意。

    大暑这一天有多热呢?北宋文学家孔平仲在《大暑》中写道:“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炙床炉焰炽,薰野水波摇。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炎炎夏日仍永朝,飞鸟、鸣蝉乃至花叶,它们热得欲罢不能,诗人借气候景致描写出自己当时的状态。

    南宋诗人曾几也有一首《大暑》,其中写道:“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藉,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这首诗,把大暑节气里赤日炎炎、酷热难耐的情景,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出来。大暑时节,太阳毒辣,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落下?清风也躲了起来,无处寻觅。几卷经书聊以打发悠长的夏日时光,水中浸着的瓜果起起伏伏,周围一片寂静,既然天气这般炎热,那就更应该爱惜光阴呀!

    夏天阳光充足,夜里星光灿烂。夜晚的池塘边,小草进入了梦乡;几只萤火虫提着灯笼在飞;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眨眼睛;田里的青蛙呱呱呱地唱着歌;圆圆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空,爷爷坐在椅子上,摇着蒲扇,笑眯眯地讲着神话故事……在古诗词那隽永的文字中,大暑的夜晚,另有一番景致,冥冥中闪过一道似曾相识的夏日童年的光。

    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就描绘了这样的夜景。“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大暑至,秋不远,萤火虫在林中飞舞,备好瓜果,邀来好友,静享夏日时光。如今的人们也是一样,夏日炎炎,待到晚间有风时,小酌一杯,庭下乘凉,岂不快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宋朝文学家司马光,在《六月十八日夜大暑》中描写了夏夜景致:听着夏虫的鸣叫,看到萤火虫在庭院里飞舞,明明是苦夏,好像一下子到了秋凉;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不禁为之感慨;珍惜当下,珍惜年华。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要让它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

    大暑之日,诗人更喜欢登高望远,把酒言欢。“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在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中,笛声悠悠,暑气消散,邀三两好友,携几壶浊酒,在水阁上吹风赏笛,乃人生无比自在与惬意之事也。同为宋代诗人的吴中复,在《西园十咏·西楼》中写道:“信美他乡地,登临有故楼。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朝暮岷山秀,东西锦水流。宾朋逢好景,把酒为迟留。”酷暑炎热,登临高楼,清风吹拂,明月预示,秋天要来了;凭高而望,山清水秀,春和景明,美不胜收,盛夏之际,风景宜人,携酒邀宾朋好友游山玩水,醉在山水之间,乐在自然天地间,不得不为眼前美景停留。大暑之日,清风入怀,小诗一首,小酌一杯,得一时舒爽。

    如何解暑?等风来,心要静。元代词人王恽,一生写过多首点绛唇,他在《点绛唇·题绛州花萼堂时大暑回自河中》写道:“一榻清风,故山邂逅欣相遇。绿阴池树。荡漾瑶翻处。赤日红尘,前日中条路。人良苦。壮心如故。快叱王阳驭。”前天还是赤日红尘,在绿荫池树处,与一座山邂逅,一处清风,一张床,该是多么惬意;虽然人很辛苦,但壮心依旧。

    白居易在《销暑》中也说心静自然凉:“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唐代诗人李群玉在《文殊院避暑》中说:“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他说,听着松声,想象着清凉的雪山,可以把酷暑置之度外了。

    (刊发于西安日报 7月20日品鉴栏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古诗词中的大署气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na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