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爱老师吗

作者: 刘嘉琪 | 来源:发表于2022-10-09 22:49 被阅读0次

    文/刘嘉琪

    今天反复看到一个内容:

    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

    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教师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对于这个答案我很是赞同,的确如此。仔细想想自己班级的状况,每天劳心劳力的对待孩子,可是得到的却有什么?我想如果是我们班的孩子参与这个调查,估计不一定能达到10%的答案。

    看到这里,我觉得可以和孩子来一场友好的沟通。这个想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来回飘荡,究竟什么时候合适呢?

    我的孩子很给力。在我第三节上课的时候,那声“起立”好像格外的有气势,“老师好”也非常的有气魄,当即表扬了孩子们,孩子们的状态立马不一样。

    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展开我的想法呢?

    让孩子闭上眼睛。为什么要闭上眼睛呢?因为有的孩子会把这个结果在班级里到处炫耀。与其这样的麻烦,还不如在第一次调查的时候就制止。虽然我不知道这个方法到底是否科学,可是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首先,我问孩子们:

    你们爱老师吗?

    孩子们都非常迅速的举起手来。结果其实并不是很满意。目前为止,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这么的喜欢老师,所以孩子们举起手来可能是“迫于什么压力?”

    看到这个答案,我肯定孩子们对的我们老师的爱护。表扬了孩子,因为只是二年级的学生,我们说成成人的理解,孩子并不一定能理解。

    其次,我接着问:

    你们能体会到老师对你们的爱吗?

    注意:体会  对你们  爱  这几个字我加重了语气。

    看着孩子的一脸茫然,首先对这句话理解的不透彻。接着,他们感觉不到老师的爱。

    我又接着说:

    你们谁能说一说,所在小组加五分?

    可是还是只有两个人举手。

    我继续加大“筹码”,可是举手的孩子还是寥寥无几。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有难度,这个难度归咎于“我们终究没有在日常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爱他们”,所以才无从表达。

    所以,我决定让那寥寥无几的学生来回答,可是,依旧不是那么如意。

    1.老师在大声讲课

    张同学说,老师每次讲课都是大声的讲课。我接着引导孩子:情景再现。我和王同学私下交流,我们是正常的声音,只能我们两个能听见;但是用上讲台,老师面对的是所有学生,所以需要大声,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听得见。

    老师的这个行为是对你们学习的关爱。

    2.严是爱,松是害

    张同学说“严是爱,松是害”。我很惊喜他怎样能说成这句话,后来我明白是班主任一直在强调的内容。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对比黄同学,他是一个成绩很优秀却小毛病不断的孩子。老师对他要求严格,是对他的爱,反而是老师不管他了,却是把他“放弃”,这样才是害他的。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感受,这句话的含义。

    3.教我们读书

    4.少量作业

    这两个答案,并不是我预设的内容,因为这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对孩子的学习、作业要求都是正常的教学工作。

    但是孩子能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5.老师提前写答案

    张同学的这个答案很是意外,因为我在很久之前说过这句话“凡是你们所写的内容,老师都提前写过一遍。”没有想到这些孩子还记在心里。

    他的提点,让我们班孩子产生了兴趣,我随即展开我的书,让孩子传阅查看我所做的笔记。

    听着孩子一声一声的“哇”,我觉得孩子们能理解老师不是一个闲职,而是需要在课下做多少努力才能展示好这一节课。

    这几个孩子的回答都很宽泛,和我预习的不太一样,首先这是老师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作为老师,这些必须要做好;其次,这些内容还是很宽泛,孩子们只能知道大概却无法深入的感受到“爱”在他们身上。

    通过引导,让孩子理解“老师的爱”不仅是教学中,更多的是在生活中。

    其一:关心冷暖

    其二:疫情防控

    其三:饭前洗手

    其四:午休提醒盖被子

    其五:盯着吃药

    其六:衣服拉链拉好

    ……

    这些琐碎无比的小事儿,正是老师的关爱所在。这是这些琐碎,让老师的生活很“充实” 其实这些琐碎可以不管,但是孩子的习惯养成该怎么做呢?孩子是可塑的,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就得往哪方面引导。

    正是这些琐碎,孩子们其实很厌烦,因为每天都是都是盯着这些,他们感觉很压抑,总归来说,孩子产生这样的感觉,还是教师只是引导孩子“做”,却没有引导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孩子只看到老师的行为,却没有看出行为的背后。

    所以,和孩子多沟通,老师不是号令的发出者,而是号令的引导者,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事儿,为什么这样做……

    长此以往,产生一种种良好的沟通和表达技巧,让孩子乐学、愿学,达到自我发展的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们爱老师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og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