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谊无声》,感文化力量

作者: 燕过留痕 | 来源:发表于2022-10-08 16:31 被阅读0次

近日读余秋雨老师的散文集《雨夜短文》,这本书抛开了作者一贯以来的宏大叙事,写的多是人生的细微感受。每篇文章文字虽短,内容却意味深长,有着沉甸甸的份量。其中一篇短文《高谊无声》,让我更是感慨。

文中余秋雨老师说到他平生遭受的最大诬陷,是他为四川地震灾区捐赠了三个图书馆,却被网络推手诽谤为“诈捐”,引发全国声讨。灾区图书馆的受赠方不断提供反驳证据,却被滔滔声讨声所淹没。

正在他被谣言攻击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封封温暖的信件从天南地北向他飞来。

北京的王蒙、天津的冯骥才、西安的贾平凹、宁夏的张贤亮、香港的刘诗昆、台北的白先勇、高雄的余光中。。。

他们的信件上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问,只有给三个图书馆的题词。

文中余秋雨老师还说了一件事。他曾经被一个文人诬蔑,说他的书中有大量的“文史差错”。这则言论被当时全国一百五十家报刊转载。但后来听说,当时有不少大学者在报刊上为他辩护。例如,经济学家张五常,作家倪匡,学者焦桐,评论家陶杰等。

由此,他相信了,高谊无声,越无声,越入心。

余秋雨先生的这两段经历,让我看到了文人相轻之外的文人相惜。

这些默默飞来的信件,学者们在报刊上的辩护,如寒冬里的一缕缕阳光,温暖了余秋雨老师的心,也带给我们读者深深的慰籍。

但我同时又在想,余秋雨老师不一定和所有这些文化学者都有很深的交情吧。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他们能够挺身而出,能够无条件相信他,支持他?这种文人相惜、这种高谊来源于哪里?

带着疑问,我突然想到余秋雨老师的另一本书《文化苦旅》,里面好像有我要的答案。

在《黄州突围》那一篇里,说到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是“乌台诗案”。

当时的苏轼已名满天下,他才华横溢,光芒万丈。自古英才遭人嫉,苏轼也不会成为例外。

他被一群文化官僚诋毁,说他的诗中流露出对朝廷的不敬,并对他的诗句做了上纲上线的诠释。

宋神宗将信将疑,不得已判了苏轼的罪。苏轼被长途押解,一路示众。途中他几次自杀未遂,入狱后他受尽折磨。

在他万念俱灰,一心求死之际,一线曙光出现了。

他的读者们,他的朋友们,一些文流们开始汇集起来为他说话,为他祈福。

一名狱卒得知他是大文豪,尽力照顾他的生活;被他造福过的杭州父老百姓,做道场求神明保佑他。

当朝太皇太后、当朝左相吴充、他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他的朋友范镇、张方平,都向皇帝请愿,希望宽大处理苏东坡。

在这种情势下,皇帝释放了苏东坡,将他贬至黄州。

通过这个案例,余秋雨老师给出的解释就是,文化感召力。

这些人,不管狱卒还是权贵,都在有意无意地验证着文化的感召力。就连狱卒给苏东坡每天准备的洗脚热水,也充满了文化的热度。

文化是什么?它为什么具备如此强大的感召力?

这是个大命题。我无法作答。

我只能推断的是,这两位古今文化名人的经历有其共通之处。

文采风流的苏轼,他的作品带给当世极大的精神享受和精神慰籍。他在诗文中展现的赤子之心、豁达情怀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戴和敬重。

现代文豪余秋雨老师,他醉心于中国千年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文明的璀灿。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熟知他作品的人,对他的人品自是毋庸置疑。

他们对文化的贡献有目共睹,读者对他们的人品信赖有加。

在他们遭受苦难的时候,文化良知们出于自己的良心,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或者用自己的方式送去温暖和慰籍。

这些可能素未谋面的文化良知们,不约而同地在一个事件上仗义发声发力。我想,这就是文化感召力,也是文人相惜,高谊无声的原因吧。

相关文章

  • 读《高谊无声》,感文化力量

    近日读余秋雨老师的散文集《雨夜短文》,这本书抛开了作者一贯以来的宏大叙事,写的多是人生的细微感受。每篇文章文字虽短...

  • 不能低估了物质文化的力量

    物质文化不同于精神文化,虽然有形无声,但无声胜有声,它的作用力量较之精神文化更有直观,告知,引领等作用。大千世界中...

  • 读《无声告白》感

    今天读完了美国作者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开始以为是一篇爱情小说。看过之后才是写家庭生活。 书有涉汲的内容还是很...

  • 无声告白-读感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故事的结构排序看似混乱却很完美。 开头说一切故事的根源...

  • 轻风高谊

    一大学同学,出意外离开了,他的微信一直在班级群里。 每当同学们讨论时,总有人记得@ 一下子他。 直到有一天那个名字...

  •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彰显班级文化的特色,营造和谐融...

  • 读《无声告白》所感

    《无声告白》读得无趣,背景和故事没有共鸣,心里描写还是不错的,引发了我三点思考。 关于表达“母爱”的方式 每个妈妈...

  • 仪式感,到底有多重要

    村上春树说:“仪式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什么是仪式感呢?仪式感是一种庄重而又无声的力量。《小王子》里狐狸说:“仪式...

  • 无声的力量

    每当夕阳照耀你的脸旁 你总是略带忧伤 清风不曾吹拂 细雨从未涤荡 但总有一种声音 直入你的心房 让你张开双手 拥抱...

  • 无声的力量

    妻喜欢把家里的空瓶插上从外面随便掐回来的野草。这些无人问津的生命,来到家里从无水土不服,只要有水,就同样生机盎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高谊无声》,感文化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ogartx.html